眼下,在南宁市,国内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正在进行扩容升级。“我们基于海量电芯数据,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开发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智能运维平台,加速设备研发与制造进程,全力推动工程建设。”南方电网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经理高立克介绍。
2月26日,在广西电网生产指挥中心,技术人员正借助输电人工智能大模型,快速审核无人机采集的线路周边图像,精准识别设备隐患。目前,该模型可识别缺陷隐患场景35类,运行一年以来,累计调用量达7704万次,分析图片1158.5万张,有效识别输电缺陷19.91万处,缺陷识别准确率达到85%,有力支撑“无人机自主巡检+缺陷智能识别”智能作业模式规模化应用。
除了输电领域,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还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生产管理各个环节。
近日,走进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火力全开”,工人们争分夺秒装配一批移动破碎筛分机械设备,运往欧洲市场。南宁供电局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该企业后台用电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生产需求和特点,指导科学用电。
今年2月,广西首个“企业开办+用电服务”DeepSeek应用场景——“AI邕智答”落地南宁市民中心。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与南宁市政府联动构建“AI培育+电力服务+政务服务”模式,实现窗口普通业务办理时间相较以往压缩至少15%。
同时,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还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叠加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能力,实时采集并分析全区38万家高压工业用户的用电数据,精准绘制“用电负荷热力图”,为政府主管部门、企业提供数据参谋服务。
今年,该公司将重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攻关多模态大模型应用,打造电网人工智能集中应用示范区,以人工智能嵌入、赋能电力生产全流程,为广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电动力”。(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陆权香 通讯员 陈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