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消息,科研人员在广西龙州县一处地下溶洞发现一种白色盲鱼,基于形态学与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确认该鱼类为新物种,并以其发现地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
龙州中华喀鳅 摄影 周佳俊
这一研究成果于2024年5月27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南宁师范大学等单位科研人员联合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系统学与演化》上。
据了解,中华喀鳅属隶属于鲤形目,条鳅科,是一个2023年建立的新属,为中国特有属,已知分布在珠江和流域的广西中西部和北部,贵州南部地区。本属鱼类均为典型洞穴鱼类,这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类群,它们长期生活在洞穴水环境,并具有易辨识的特殊适应性形态结构,如眼消失,身体透明等。然而,科研人员指出,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的洞穴鱼类大多面临很高的灭绝风险。
目前监测表明,龙州中华喀鳅仅栖息于中越边境的左江流域溶洞地下河中,分布范围极其狭窄,种群数量稀少,保护这些珍贵而独特的洞穴鱼类物种,对于了解岩溶地貌区物种演化机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龙州中华喀鳅这一新物种的发现,证明龙州这片区域是我国甚至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社区宣教科科长农正权说,往后还需要联合各科研单位以及高校等各方面力量,持续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与监测。(文 黄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