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年增长34.83%——
体制活起来 成果转到位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是一个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近日,自治区科技厅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23年广西成功转化科技成果2288项,同比增长34.83%。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如何加快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从实验室到厂房、从样品到商品的速度?
广西用行动给出回答:按照“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科技创新总思路,坚持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瞄准“谁来转”“怎么转”“转到位”问题,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让体制“活”起来,让企业“动”起来,让科技人员“富”起来,科技成果“转”起来。
今年一季度,自治区层面对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项目的财力保障持续增强,全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营业收入等持续增长。
活体制,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
“科技成果转化奖金发放是我们院每年的重磅节目,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是谁的科技成果转化最多最好。”广西农科院一名刚刚领到奖金的专家欣喜地说。
就在几年前,该院某团队成功选育出广西首个获认定绿色超级稻品种,并创下国内水稻单品种区域转让最高价格,团队负责人获得100多万元的成果转化分红,成为大家比学赶超的榜样。
“向科技成果转化要红利,堂堂正正,理所应当。要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既有荣誉感、事业成就感又能真正得到实惠,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释放创新发展的活力。”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广西突破体制机制藩篱,主动靠前为科技工作者转化科技成果排忧解难、松绑减负。
自2021年以来,《广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股权和分红奖励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关于完善广西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政策文件陆续出台。
科技人员从科技成果转化获得的股权中提取不低于70%的股权,从获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70%的收益,主要贡献人员获得奖励的份额提高到不低于奖励总额的60%……给力的政策激发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如果说加大科研人员奖励力度给科研成果转化按下了快进键,那么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则让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导向指挥棒的作用。”广西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成果与合作处处长秦祖赠说。
科技成果转化成就作为服务社会的一部分,可以成为申报高级职称的一个参评条件,与论文、奖项同等重要。去年开始,广西大学的这一改革让更多应用学科领域的年轻老师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该校农学院老师唐小付成为首批受益者。作为蔬菜专家,他蹲守田间地头20多年,成功将广西大学选育的果蔬新品种及其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助力农户增收致富。但转化科技成果也耗费他大量的时间精力,无暇顾及写论文,申报高级职称条件不足。“得益于这项改革,我的科技成果转化不仅造福百姓又能使我评上高级职称,两全其美。”
这一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带来明显变化,极大激发了该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数据显示,2021—2023年,广西大学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技术开发、咨询、服务6种方式签订转化合同1525项,金额总计5.01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69%和99.63%。
科技成果转化是利益与风险共存的过程。现实中,一旦可能被人告状,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大帽子,谁都难免顾虑重重、裹足不前。如何破解?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有的放矢,明确“免除决策责任”,即在履行尽职义务前提下,免除事业单位领导在科技成果定价中因成果转化后续价值变化产生的决策责任。
一位科研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曾有这样的例子,某单位的一科技成果经第三方评估后定价为200万元,企业成功转化后产值逾千万,单位法人代表却被指责“贱卖科技成果”,积极性受到重挫。
“免除决策责任”这一突破性的新内容,对科研单位来说就像摘掉了紧箍。“既考虑了廉政风险的防范,又保障了担任单位领导的科技人员开展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该负责人表示。
融起来,让科技成果“转到位”
在上汽通用五菱全球首个岛式智能装配工厂——上汽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工厂,250台工业机器人围成一个个“岛”,灵活的无人物流车搭载着汽车零部件敏捷地穿梭于“岛”间,一辆辆新能源汽车便在这颠覆了传统汽车生产流水线的智造工厂里精彩亮相……
产学研用“融”起来,边研发,边转化、边生产,加快了广西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厂房的速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打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有效破解创新与产业两端脱节的问题。”自治区科技厅负责人表示。
从攻坚到提升,围绕重大产业项目,广西科技“尖锋”行动乘风破浪。
聚焦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动力装备、高端铝合金新材料、绿色化工新材料、绿色高效平陆运河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等领域,广西组织实施科技“尖锋”重大项目。2023年,全年组织实施重大项目170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动力源泉”。
从制造到“智造”,科技成果的顺畅转化带来一连串的惊喜。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2017—2023年,该公司共投入300多亿元进行两次产业升级技术改造,设立企业研究院,实现了涵盖建筑钢材、汽车板材、装配式型钢等多系列产品的格局。
为了缩短从样品到商品的距离,助力轮胎制造产业升级,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首创全钢五复合挤出技术,打破了高端轮胎工艺设备长期被欧洲垄断的局面。技术转化投产后,产值过亿,稳居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
从学校到科研院所,研究团队深入企业、聚焦生产需求,科研更接地气。
今年寒假期间,桂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龙飞带着学校的各个科研团队忙碌于广西各大企业。“高校科研团队只有瞄准企业需求,与企业合作开展研究,产生的科研成果才更容易转化。我们团队利用近1年的时间摸清了企业的痛点,花3年多的时间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希望这一工作模式可以得到发展和推广。”龙飞说,如今学校科研氛围变了,以前大家都羡慕论文发表多的老师,现在大家点赞科技成果转化好的老师和团队。
与此同时,为了强化产学研融合,推动企业转化成果,广西持续开展成果转化专项行动,修订出台《广西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落实层面推进各地各单位的成果转移转化。根据近期科技部、财政部发布的2022年度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广西110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3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1254项、同比增长230.87%,合同金额总计1.37亿元、同比增长79.67%;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技术开发、咨询、服务6种方式转化合同金额总计10.49亿元、同比增长63.53%。
强服务,科技成果转出“加速度”
不久前,广西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试基地在南宁市金汇达(北湖)产业园区揭牌成立,中试基地开展结构故障诊断与预警、机器人、微波技术与装备、海洋装备等方面的装备制造技术研究和试验。这也意味着,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再添生力军。
中试基地、技术交易市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成果登记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处处长赖俊翔表示,科技成果转化只有充分发挥技术、资本和市场三要素的作用,以模式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并注重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桂林理工大学与桂林鸿程矿山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建设“广西固废资源化高效利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技术成果近三年创造产值113.8亿元,构建了“产—学—研—商”为一体的成果高效转化战略联盟模式;位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广西内燃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近年来累计完成服务6458项,创收1.74亿元……目前,我区已建设认定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39家,2023年共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68项,转化成果394项,孵化企业(项目)30个,中试服务企业618个,中试服务总收入14.71亿元,带动产业发展经济效益289.61亿元。下一步,力争到2025年建设认定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不少于50家。
线下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机构量质齐升,线上技术交易平台建设也阔步向前。
为快速融入全国性的技术交易市场,广西升级改造网上技术市场,打造一体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覆盖、全流程综合服务体系——广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技术需求与科技成果的精准匹配。自2022年上线至今,平台已发布科技成果7606项,技术需求5381项,服务企业16486家。2023年立项支持南宁、柳州市建设市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区域)中心,推动综合服务平台分平台落地。
多措并举之下,广西的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截至2023年,全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125家,涵盖生物、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
2023年全区完成成果登记7075项,成功转化科技成果2288项,同比增长34.83%。
2021—2023年,全区实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5354项。其中,企业引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447项,企业转化自有重大科技成果3795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2461.92亿元。
“启动广西产学研合作大行动是今年全区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自治区科技厅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年内计划征集发布区内外技术成果1000项以上、区内企业技术需求信息1000项以上,推动200家企业与区内外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技术攻关项目100项,共建一批创新平台,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打造一批体制机制创新、合作成效突出、效应明显的示范亮点。(广西日报 记者 李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