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随着装载水泥的“桂平滨海6521”船舶通过广西梧州长洲船闸,长洲船闸2023年累计过货量达18107.99万吨,同比增长17.95%。这刷新了长洲船闸运行以来的历史纪录,也是中国天然河流船闸年过货量首次突破1.8亿吨,长洲船闸成中国天然河流过货量最大船闸,西江黄金水道发展再提速。
“桂平滨海6521”船舶通过广西梧州长洲船闸 摄影 张学
长洲船闸是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重点工程,承担广西内河运输90%的任务量。数据显示,过往长洲船闸的船舶中下行往广东方向的占比49.8%,上行往贵港、桂平方向的占50.13%,有力推动了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互通。
船舶有序通过广西梧州长洲船闸 摄影 徐榕羚
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江集团”)船闸运营管理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林宁介绍,面对市场回暖带来的庞大物流需求,西江集团推出了“加减乘除”的“组合拳”以提升船只过闸效率。具体而言,即“加”装自主研发的防撞装置以及广西船闸集中控制智能监管平台;“减”少操作流程,运用“西江通”微信小程序打通“数据跑腿”最后一公里;“乘”众人之智,召开长洲船闸过闸效率提升研究工作专家咨询会;“除”航道阻碍,投入专项资金对下引航道进行清淤,以保障大宗物资运输畅通。
“对于我们做大宗货物的货主来说,走水运讲究的是运力的性价比。这两年,我深刻感受到,走西江水运的大船多了,运货更快了。”广西藤县高领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鹏基欣喜地说道。
此外,西江集团还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共同研究制定了《长洲船闸过闸船舶积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积分管理办法”),运用信用积分管理制度对船舶进出闸行为进行引导,激发船员和船运公司提升通航效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艘船舶有序过闸 摄影 周洁
“以前过闸,有些船员动作衔接不够紧密,对时间把控不到位。积分管理办法出台后,船员们各显神通,运用了很多办法来提升过闸速度。”藤县金海船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月季介绍,自2023年8月8日积分管理办法试行以来,船舶过闸普遍比以往快了10到20分钟。
广西西江船闸运行调度中心 摄影 徐榕羚
“下一步,西江集团将利用人工智能、AI图像识别、北斗卫星导航等技术,进一步提升长洲船闸的通航效率,并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携手保障西江通航顺畅。”林宁表示。(文 周洁 陆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