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山:烟墩大鼓 鼓声雷动越千年
来源:广西日报  |  2023-10-20 12:00:58

  原标题:烟墩大鼓 鼓声雷动越千年

广西灵山:烟墩大鼓 鼓声雷动越千年

  鼓队擂鼓。

广西灵山:烟墩大鼓 鼓声雷动越千年

  制作烟墩大鼓。

广西灵山:烟墩大鼓 鼓声雷动越千年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施绍汉制作烟墩大鼓。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打鼓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鼓具有祭祀、敬神、驱邪、乐舞、警示等诸多作用,鼓器与鼓乐,渗透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影响广泛而深远。

  在灵山县烟墩镇,有一面传承千年的大鼓——烟墩大鼓。广西有着悠久的铜鼓文化,烟墩大鼓脱胎于古代铜鼓,彼时,当地的壮、汉先民以鼓作为驱赶猛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演变至明后期,打鼓逐渐成为一种庆丰收、贺瑞年的娱乐活动,并流传至今,成为极具特色的地方民俗。

  除了烟墩镇,烟墩大鼓还流行于与该镇接壤的灵山县平南镇、横州市南乡镇的部分乡村地区。烟墩大鼓鼓面直径1.3—1.8米,鼓高2—3米,鼓重20—350公斤,由樟木或楠木、牛皮、篾条、竹钉、木钉等材料手工制成。经过历代制鼓人的探索和积累,烟墩大鼓工艺不断改进创新,形成了不同规格、不同品种的系列产品,无论是在外观还是在音色上都独具特色。因其精湛的制作技艺和独特的文化价值,2008年,烟墩大鼓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咚咚、咚咚咚、咚咚……”10月18日,记者在烟墩镇六加村委沙塘村村口听到了烟墩大鼓的鼓声,声音沿着平坦开阔的乡间村道,飘响在成片金色的稻田之上。“鼓声一响,顺风响透十里开外。”烟墩大鼓代表性传承人施绍汉介绍。

  “我八九岁开始跟着爷爷学鼓,自小便和鼓结下不解之缘,40多年来制作了大大小小的鼓2000多面。”施绍汉说,1964年出生的他是家里第25代烟墩大鼓手艺人。烟墩大鼓历来都是纯手工制作,做一面2.5米高的大鼓需25天左右。大鼓鼓身用樟木、楠木或松树挖空树心,蒙上本地上好的水牛皮,整个鼓体无一颗铁钉,大鼓的音质、音高、音准等全凭匠师个人经验进行调试。近几年,根据市场的需求,施绍汉又摸索自创了8种不同类型的烟墩大鼓,最小的鼓仅50厘米高。根据灵山的特色,他还创作了烟墩荔枝鼓。

  在烟墩镇,村村都打鼓,逢年过节还会举办“鼓会”,村与村之间“斗鼓”交流。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至正月十六的“鼓会”,鼓队白天在自己村里打鼓,晚上村与村之间互邀打大鼓,以鼓声不间断、打鼓持续时间最长为赢。每当这时,几十上百面大鼓通宵达旦擂响,鼓声响彻天地、震耳欲聋,势如万马奔腾。

  “烟墩大鼓个头大,击鼓人要站在特制的两层板凳之上。”施绍汉说,击鼓时要双手握紧鼓槌,身体使劲向后扭,然后猛力向前,让手臂凭借惯性击打向鼓面,这样鼓声才更加有力。

  如今,烟墩大鼓表演已成为坊间迎春、祈福、庆祝丰收的重要节目。每逢春节、中秋、壮族“三月三”等传统节日,以及重大喜庆活动,当地民众都会擂鼓相庆。传承千年的鼓声,化作吉祥欢庆的乐音,激荡在人们的心中,敲响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正可谓:

  烟墩有大鼓,声响动四方。隆隆越千载,至今犹激昂。

  匠心精工制,非遗有传承。鼓乐庆盛世,欢歌奔小康。(广西日报 记者康安 通讯员梁悦 图片均由蓝建强/摄

编辑:林姗婷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