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底下好乘凉啊。”近日,广西柳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静兰休养所(以下简称“柳州市静兰军休所”)一名军休干部发出这样的感叹。在柳州市静兰军休所内,4棵大树下设有体育设施和休闲座椅,不少军休干部及家属围坐在一起乘凉、话家常,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从前不是这样的,这些都是根据我们军休干部的意见进行改造才变成这样的。”今年86岁的军休干部徐龙章指着树下的小石凳说,原本树下什么设施都没有,2022年这里增设了健身器材、休闲椅等设施。
据了解,柳州市静兰军休所是一个已建成30多年的军休所。2022年以来,该所按照《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服务规范》,以标准化建设为落脚点,为军休干部提供“零距离”服务,打通服务军休干部的“最后一公里”。
军休干部正在使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 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服务中心
“标准化建设有80%的思路来自党员干部,有12处内容是退休党员原创。”柳州市静兰军休所所长刘华萍介绍,标准化建设推进过程中,柳州市静兰军休所通过“党旗+共商”“党旗+共建”“党旗+文化”等方式,调动党员服务对象自身潜力和主观能动性,积极组织军休干部成为“设计师”“指导员”,按需定制。
“众口难调啊。”柳州市静兰军休所副所长梁勇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到底怎么改、改哪里,都需要梳理、分析。”
协调“众口”,党支部挺身而出。柳州市静兰军休所用党建这根“红线”打破壁垒,把军休干部、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贯穿起来。改哪里,党员就出现在哪里,越来越多的力量聚集在党组织周围,推动项目落地。
从平整道路、修建花坛、补漏墙面等硬件提升,到品质完善和文化营造……该军休所将党建与军休工作进行深度融合,组织收集了军休干部及家属意见,让很多军休干部成了改造“设计师”,他们绘制健身步道文化墙,顶着酷热书写原创楹联。
柳州市静兰军休所内的静心亭 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服务中心
“很多军休干部不仅提出建设意见,还利用此前在部队学习的技术,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柳州市静兰军休所工作人员文锋说,一砖一瓦的建设,都是军休干部们看着建起来的,在施工过程中,他们每天都到场“盯”进度。从提意见、改设计到落实执行等,柳州市静兰军休所标准化建设实现军休干部共同参与。
该军休所坚持党建引领军休工作,与军休业务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使军休所硬件得到改造更新,服务得到规范提升,文化得到提炼传承,队伍得到培养锻炼。
下一步,柳州市静兰军休所在党建工作中将思考研究“怎么抓”“如何抓好”等问题,在思路上深化,在工作上实化,在措施上细化,以坚定自觉的担当、扎实有效的工作、创新进取的劲头,推动党建工作取得新成绩、再上新台阶。(文 邓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