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种群从“灭绝”增长到五群三十五只 跨境合作共护东黑冠长臂猿
来源:广西日报  |  2023-02-10 12:06:05

中国境内种群从“灭绝”增长到五群三十五只 跨境合作共护东黑冠长臂猿

在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的东黑冠长臂猿。林勇坚/摄

中国境内种群从“灭绝”增长到五群三十五只 跨境合作共护东黑冠长臂猿

监测队员进山开展东黑冠长臂猿野外监测。(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在广西西部边境一带的石山季雨林中,活跃着一群珍贵的生灵,它们是全球仅存为数不多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黑冠长臂猿。

  东黑冠长臂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极度濒危物种,种群数量极其稀少,目前全球种群数量在135只左右。位于靖西市西南部的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黑冠长臂猿在中国境内唯一的栖息地,保护区南面与越南重庆县长臂猿保护区山水相连。两个保护区是亚洲大陆与中南半岛生物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东黑冠长臂猿最后的家园。

  近年来,中越携手合作,签署了保护工作《备忘录》。在这一合作框架下,双方通过经常性会晤交流、共同巡护执法、共享保护信息等线上线下方式积极开展跨境合作保护活动,共同守护着全球最后的东黑冠长臂猿种群。

  据邦亮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杨江介绍,东黑冠长臂猿曾广泛分布于红河以东的中国南部和越南北部,由于人类活动、森林萎缩等原因,种群数量锐减。上世纪50年代,国际上公认该物种已经灭绝,直至2006年,消失近半个世纪的东黑冠长臂猿在中越边境被重新发现。

  “2006年,我们在靖西市壬庄乡邦亮村的森林里发现了东黑冠长臂猿,2009年便成立了邦亮自然保护区,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东黑冠长臂猿不懈努力。”杨江介绍。

  中越两个保护区山水相连,跨境保护必不可少。为切实保护好东黑冠长臂猿,2007年以来,中越双方政府和林业部门多次沟通并开展交流互访,了解双边的社区民生、保护区的保护现状、保护区存在威胁以及保护区居民替代生计等,并于2011年就跨境合作保护达成初步共识,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始常态化联合巡护执法等。

  2011—2022年,中越两个保护区以界碑会晤、线上视频会议等方式召开了16次现场交流会和3次视频会议。双方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管护、森林防火工作、保护宣传工作、栖息地恢复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交换经验。同时,双方护林员还经常通过电话、跨境圩会等多种方式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重点沟通森林火情、盗猎盗伐案情、跨境违法贩卖野生动植物案情等信息,共同打击走私贩卖、盗采盗猎等违法犯罪案件,东黑冠长臂猿的生活家园得到了有力保障。

  在科研方面,邦亮保护区积极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开展东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调查。几年来,东黑冠长臂猿的监测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辖区内东黑冠长臂猿群体数量动态变化和活动领域范围数据清楚,为更好地保护东黑冠长臂猿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在中越两国以及相关科研单位的努力下,中国境内长臂猿数量实现稳定增长,2007-2022年15年间,数量由3群19只增长到5群35只。

  “我们将持续加强科研攻关,并做好跨境联合巡护,不断恢复动物栖息地和逐步恢复壮大东黑冠长臂猿的种群数量以及扩大其活动范围,实现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杨江表示。

  就在前不久,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队揭牌,标志着全国首支东黑冠长臂猿保护队伍正式成立。巡护队成立后,将充分发挥联合执法作用,不定期在保护区及周边村屯开展联合巡逻、边境基础设施维护、法律法规宣传等工作,切实担负起保护生态和稳边固边的双重使命。(广西日报 记者王艳群  通讯员黄悦 蒋正宪)

编辑:韦欢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