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特色旅游火 县域发展活
来源:广西日报  |  2022-01-28 10:04:57

广西:特色旅游火 县域发展活

上图:三江侗乡之夜。 小周健/摄 下图:凌云县水墨浩坤湖。

广西:特色旅游火 县域发展活

左图:昭平县桂江美景。 中图:靖西县旧州景区文昌阁。 右图:鹿寨县稻田艺术美景。李建平/摄

  编者按

  2014年至2019年,我区成功创建6批共32个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去年11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开展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复核工作,对除2020年已复核的7个之外的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进行复核评估,经综合评议,25个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均通过复核。

  复核是一次全面的检阅。通过复核可以看出,我区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不断巩固创特成果,持续深入发展特色旅游,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动能。

  1 紧抓重大项目 推动产业升级

  全区特色旅游名县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推动一批文旅重大项目建设,旅游产业在提档升级过程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桂平市着力推动西山泉汽车(房车)露营基地、桂平西山泉国际养生旅游文化综合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大藤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大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建设,推动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夜游消费等新业态转型。

  三江侗族自治县完成月也侗寨景区、三江南站旅游综合体项目(侗乡会客厅)、侗天宫文化景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程阳八寨创5A景区提升工程,开建大洲文化旅游岛、旅游环线公路、县城大侗寨“一江两岸”水上旅游等一批项目,县域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东兴市新增国门景区4A级旅游景区、四星级旅游酒店华美达广场酒店以及七彩贝丘湾、长生湖生态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百果香山庄体育综合体、天隆泰生态产业园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等一批现代旅游新业态,为东兴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金秀瑶族自治县加快推进“百里瑶寨风情画廊”、广西金秀国际瑶医院康养中心、苏园小筑原始森林度假村、金秀饭店等项目建设,让“世界瑶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龙胜各族自治县新修升级串联龙脊景区、彭祖坪、南山等地的“生态、旅游、健康”大环线300多千米,形成了畅通快捷的旅游交通网络。

  灵川县全力推进桂林山水里、千年桂林、希宇欢乐城、东漓古村二期等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加快了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2 深耕特色旅游 打响文旅品牌

  各特色旅游名县立足自身的地缘优势、区位优势和旅游品牌优势,依托并深入挖掘丰富且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乡村旅游区等品牌。

  阳朔县抓住“阳朔山水甲桂林”优势,深耕山水特色旅游,持续擦亮“画里山水 栖居阳朔”金字招牌。自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以来,阳朔先后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自治区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等称号。

  河池市宜州区立足刘三姐文化资源,建设刘三姐文化博物馆、刘三姐大道和刘三姐广场,成立刘三姐歌谣文化传承中心,每年举办“广西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三月三”歌圩节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刘三姐文化旅游名城”闻名遐迩。

  大新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扎实推进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打造亚洲首个沉浸式跨国夜游互动体验项目——《奇妙·夜德天》,点亮县域夜游文旅新经济。新增5A景区1家、4A景区3家、四星级酒店1家、甲级民宿1家,旅游品牌数量和质量均排在全区前列。

  上林县通过举办渡河公节、龙母节、万寿公节和生态旅游养生节等活动,用好用足“世界长寿乡”金字招牌,打响“壮族老家”品牌。

  3 推进产业融合 丰富产品供给

  各特色旅游名县通过实施“旅游+”“+旅游”促进产业融合,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农业、体育、林业、康养等产业资源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培育新兴文化旅游新业态。

  南宁市邕宁区坚持将旅游纳入到城市建设当中来,建成了南宁园博园旅游综合体、万达茂旅游综合体、滨江公园旅游综合体、蒲津公园旅游综合体、桂合丝绸桑蚕生产体验园等一批旅游综合体,实现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产城融合”城市旅游发展新模式。

  蒙山县通过交旅融合、生旅融合、农旅融合和工旅融合,打造武侠主题小镇、丝艺小镇,推进交通、景区一体化发展,实现蒙山生态资源的资本增值、绿色发展和旅游扶贫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景城共建共享”型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昭平县结合长寿康养文化,整合疗养康复、美容保健、药食产业资源,形成集医学观光、中医药养生、中医药体验等为一体的特色医药康疗保健养生群落,打造康养旅游新业态。

  钦州市钦南区将旅游与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创建一批示范点、文化体育旅游综合体、研学基地、生态旅游示范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品牌,大力拓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和健康养老等新消费领域,成效突出。

  4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服务品质

  各特色旅游名县通过多元化招商引资,持续加大旅游投入,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旅游产业要素日趋健全,旅游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兴安县投入620多万元更新全县旅游导向标识牌和大型旅游导览图,投入4500多万元建成2个旅游集散中心、8个游客服务中心、5个旅游商品购物中心、7个生态停车场、55座旅游厕所,并对乡村旅游点厕所实行市场化管理,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升级。

  东兴市积极整合各类资金40多亿元,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增设自助查验通道,优化中越北仑河一桥通关设施,建设中越北仑河二桥、互市便民临时浮桥3个跨境通道。在全国首创开通边境游网上预约办证服务,成功研发边境旅游通行证互联网自助办理系统、智能化通关系统,创造6秒通关的“东兴速度”。

  凭祥市2018—2020年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完成全市公共标识系统改造。新(改)建40多座旅游厕所、2个游客集散中心、2个旅游咨询服务点、3个复合型公路服务区,建成广西首个县级旅游大数据中心。进一步完善全市旅游慢行系统,建成白云山旅游绿道、派道屯骑行专线、上石至夏石的旅游景观廊道等。

  涠洲岛旅游区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布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点,加快垃圾、水、电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海岸线修复和整治,落实好节水、限塑措施,全面整治生态环境,打造全国最美的绿色海岛。

  5 坚持共建共享 助推乡村振兴

  各县(市、区)以特色旅游为抓手,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让群众富起来、乐起来。

  巴马瑶族自治县通过景区带动辐射、大项目带动、能人引领、自主开发、民宿效应、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等形式,争取文旅类物资和资金,为贫困村屯完善基础设施,每年辐射带动3800多人脱贫,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成为具有国际示范意义的扶贫模式。

  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成立布央茶叶生态旅游合作社,组织农户以茶叶入股的方式与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合作,完善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茶园旅游项目,倾力打造茶旅融合“金名片”。

  凌云县以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浩坤湖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完成周边乡村的风貌改造,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带动乡村振兴成效明显。其中,浩坤湖旅游度假区有效带动周边4个贫困村致富。

  涠洲岛旅游区以环岛风景路为主线建设景观示范带,打造“一带连八村”特色民宿产业集群,根据村庄特色发展八大主题民宿村,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6 强化创新发展 经验可圈可点

  昭平县以黄姚古镇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创新厅、市、县、镇四级联动机制,实现从单靠文旅部门抓旅游向四级联动抓旅游的转变,破解了小马拉大车的难题。创新干部任用机制,对一批参与文旅发展有功者给予晋升,形成了广大干部踊跃发展文旅的喜人局面。

  龙胜出台《龙胜各族自治县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在旅游品牌创建、旅游业态培育、旅游客源吸引、旅游宣传推介等方面进行奖励,激发社会各界发展旅游积极性。2018—2020年持续统筹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3.1868亿元,拉动社会总投资87.52亿元。

  容县主动发起组建广西第一个跨省级旅游联合体,牵头成立岭南风情粤桂侨乡旅游联合体,利用组团力量,在资源共享、市场共拓、线路共建、秩序共管、互惠共赢等方面实现以“联”促旅。

  大新县以广西旅游民宿大会为契机,加快明仕田园民宿集群建设,打造了明仕山庄、明仕雅居、明仕·那里、秘境等220多家精品特色民宿,举办广西乡村旅游民宿体验季活动,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推动文化旅游转型升级找到了重要抓手。(广西日报 记者 吴丽萍 通讯员 李志雄 雍艳香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编辑:杨永娟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