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10月15日电(张娴君)广西武宣县城南郊,黔江南岸,五座山峦呈骏马之势,连亘于河岸一侧,江水由此绕东奔流,不远处的山崖上镌刻着明代题字“敕赐永通峡”。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造就了“五马拦江”秀丽的山水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在此留下深刻印记。
近年来,武宣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开发“五马拦江”景区的旅游资源,打造沿河大道、滨江公园、风雨桥等设施,与“五马拦江”形成多层次的文旅景观,同时结合八仙天池、红色文化等旅游名片,加快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特色山水城镇,释放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
武宣县“五马拦江”景区。张娴君 摄
提升基础设施,展现“仙城”风貌
据史料记载,武宣在唐朝时被称为武仙县,因此得名“仙城”。城内以“仙”命名的秀美风光多达几十处:八仙天池、八仙岭、仙人山、仙鱼岩……
其中,八仙天池以其秀美的景观引众多游人到此寻芳探幽。八仙天池景区位于武宣县马步乡官禄村旁的八仙山间,攀上登山阶梯后,一方碧水如镜、青山浮水的景致映入眼帘。风光迤逦的天池,让文人墨客留下“中留山水甲南天,马步桥东列八仙”等诗句。
群山环绕的八仙天池。张娴君 摄
为将八仙天池的山水美景更好地展现,2017年,武宣县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对八仙天池景区进行第一期开发建设,主要建设了民族文化广场、车行道、上山步道、环湖步道、旅游公厕等。改造后的八仙天池景区,通景道路宽敞,车辆停放有序,观景亭清新雅致,自2018年对外开放运营以来,每年吸引游客20万人次,旅游消费400多万元。
八仙天池景区,碧水蓝天,交相辉映。张娴君 摄
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景区的文旅发展提供新场域。今年国庆期间,武宣县在八仙天池民族文化广场上举办以“畅游天池庆国庆 乡村振兴感党恩”为主题的文化艺术节活动,以文艺表演烘托八仙天池景区文旅发展,广聚游人旅客畅游天池,领略“仙城”的自然风光。
针对县城全域,武宣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推动武宣文庙、百崖大峡谷景区等旅游品牌创建工作,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完善主要道路的旅游指示牌、高速路口高炮广告牌等宣传牌,提升完善景区的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标识、新能源充电设施等旅游服务设施,修建A级旅游厕所7个,不断夯实武宣旅游发展基础,推动旅游品牌创建工作提质升级。
绘就美丽田园画卷,引燃乡村旅游
在武宣县东乡镇河马村下莲塘屯,坐落着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古庄园,独特的中西结合的庭院式风格设计,置身其中,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600余亩的金葵花在古庄园周围迎风绽放,展现了别样的乡村田园风光。
被金葵花围绕的古庄园。张娴君 摄
基于当地独特的人文资源,河马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在古庄园周围广泛种植花卉,并完善村内的旅游基础设施。2011年以来,武宣县每年在此地举办金葵花文化旅游节,其间开展了茶艺表演、书画展、音乐节等活动,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我们这里春季有桃花、夏季现莲花、秋季赏葵花、冬季看油菜花,四季都能赏花游玩。” 河马村党总支部书记刘阳盛说。河马村以花为媒,以花引客,据了解,依托赏花经济,河马村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人均年纯收入超过8500元。
河马村下莲塘的金葵花迎风绽放。张娴君 摄
近年来,武宣县深挖各地的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和乡村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业,打造农文旅融合新亮点,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活力。
除河马村外,和律村也依托村内的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和律村地处北回归线,拥有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种植的水果香甜可口,千亩哈密瓜田在此孕育而生。
和律村的哈密瓜迎来丰收。张娴君 摄
据和律村第一书记陈三员介绍,从2020年起,和律村利用村内的特色种植产业,先后打造了哈密瓜主题公园、砂糖橘采摘园、农耕体验园等生态乡村旅游项目,展现村内的农耕文化。随着风味餐厅、民宿等旅游服务经济兴起,太阳能路灯、灯光球场、屯级戏台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律村的风貌在逐步提升。
村史馆也是和律村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馆内集纳了村民捐赠的展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老物件。这些老物件成为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新载体,为前来参观的游客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
和律村的村史馆中展示的物件。张娴君 摄
通过环境整治和产业引领,和律村走出一条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新路子,如今成为周边县市群众休闲度假、体验田园采摘的好去处。今年,和律村乡村旅游区获评为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绿水青山间,传承红色精神
武宣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土地,城内拥有100余处革命遗址遗迹,如桂中第一支部旧址、革命烈士韦天强故居、红石滩抗日伏击战旧址、武贵来抗日联防组织遗迹等。这些红色资源被保护和开发,成为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的生动教材。
“这是武宣县历史上成立的第一个中共支部,也号称‘桂中第一支部’。”在东乡镇桂中第一支部旧址的展示厅内,讲解员正在为参观者们讲解。来自南宁市的游客王女士说:“通过参观学习,我感受到了武宣的红色文化,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近1.8万人到桂中第一支部旧址追寻革命足迹,接受党史教育。
在桂中第一支部旧址内,讲解员正在为游客们讲解。张娴君 摄
红色革命文化是东乡镇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武宣县充分利用位于东乡镇的武宣县委旧址和韦天强故居等资源优势,打造以桂中第一支部为核心的特色红色旅游,推进文化与旅游互补发展、红色旅游与休闲旅游互动发展。
据东乡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东乡镇红色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一期)改造工程在今年已完成,主要涉及武宣县委旧址广场和韦天强故居广场,涵盖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厕所、配套设施绿化、党员活动室全面提升和广场主题雕塑等子项目,投资规模420万元。
韦天强故居。张娴君 摄
在下一步的规划中,武宣县将把桂中第一支部及东乡镇政府所在地作为主体区域,打造成集开展红色革命纪念活动、爱国主义科普教育、休闲旅游服务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区,着力构建一个复合性强的文化旅游创新区。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随着武宣县加快各文旅项目建设的步伐,不断挖掘武宣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内涵,“绿水仙城”的故事将会讲述得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