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像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样抓工业振兴——上千工业特派员深入一线服务企业
本报记者 骆万丽 通讯员 邹 毅 实习生 覃敏飞
近日,南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瑞声科技从越南境内转移回国的部分生产线陆续抵达、投入生产。
受疫情影响,今年6月,瑞声科技在越南的生产线停工停产,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极大挑战。该公司集团总部决定,把越南生产线尽快转移到南宁的生产基地。但生产线的转移并非易事,其中涉及到数量巨大的旧设备检验检疫、海关的通关审核、交通运输压力等问题。情急之下,6月中旬,瑞声科技向广西工业振兴特派员工作队驻南宁市工作队递交了协调解决旧设备快速进口事项的诉求。两天后,工作队协调自治区商务、工信、南宁海关相关负责人到现场调研指导,对接解决问题,加快生产线的转移和投产。这是广西工业振兴特派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一大体现。
“500多台设备、1.5万余个配套工装模具顺利实现转移投产,前后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超乎我们预料。特派员把工作做到了企业所急所需之处,也做到了我们的心坎里。”瑞声科技资深关务经理杨同乾表示,预计从越南转移回来的14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增加7亿—8亿元。
目前,我区有1000余名工业特派员奔忙在各地,他们走进企业、车间,深入项目现场,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员”、安企惠企助企的“施工员”、惠企政策的“宣传员”。
今年2月,我区召开推进工业振兴大会,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今年起,组织实施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大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强调,要像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样抓工业振兴,建立特派员联系服务企业制度。
工业振兴是一场硬仗,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把最能战之人派到最前线阵地上。不久前,我区印发了《广西工业振兴特派员服务企业工作方案》,以精准服务企业、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主线,以摸实情、解难题、抓落实、强督导为着力点,建立工业振兴特派员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从自治区到市县分级组建一支专业精、能力强、素质好、作风硬的服务工业振兴干部队伍,采取组团工作方式更好地服务重点工业企业、重大工业项目、重点招商项目和重点工业园区,促进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质目标。
与以往相关服务企业措施不同的是,工业振兴特派员以设区市为单位组建工作队,以县(市、区)或重点工业园区为单位组建若干工作分队,采用组团式服务,负责所在设区市范围工业振兴服务工作。每个工作队安排若干人员负责面上协调,其余工作队员以适当方式直接联系服务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展点对点服务,及时将企业问题提交、分级分类分办、跟踪督办。
“既有单兵突击、各显其能的灵活性,又有分工协作、团队作战的聚合力,这是工业振兴特派员机制的特点和优势。”南宁经开区工作队队长王拓称,“以南宁工作队为例,自治区层级一共9人,分别来自区直不同单位。遇到问题大家共同协商,运用各自领域的资源和优势协调解决企业、项目的问题困难,加快目标任务完成。此次瑞声科技生产线搬迁回国得以快速推进,正是得益于制度上的优越性。”
“亲”与“清”如何体现?如何做到服务而不越位?
“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胜友介绍,工业振兴特派员重在解难题办实事,突出问题一线解决、措施一线落地、成效一线体现,同时充分尊重企业诉求,帮忙不添乱,服务到位不越位,突出企业自主决策、自主经营的主体地位,不干扰企业经营决策,不代表企业表态做决定。
大战大考,既是“试金石”,又是“磨刀石”。据悉,6月初,自治区层级98名特派员与各市县选出的994名特派员,组成14个工作团队,已全部到位。一系列服务企业的探索和实践迅速展开——
驻梧州市工作队构建工业振兴特派员工作队领导+工作队办公室+工作分队“1+1+N”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体化服务工作体制。针对企业经营遇到的问题,协调银行贷款4000万元解决了国龙塑料科技公司因缺流动资金进口设备长期滞留在梧州港码头的问题;
驻桂林市工作队首创服务企业“作战图”,重点企业(项目)、园区基本情况以及特派员和联络人的基本信息一目了然,让“挂图作战”形成“有形抓手”,全面提升工作队服务企业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
驻北海工作队针对企业提出的环评问题,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等职能部门一起开展实地调研,详细指导企业,“对症下药”解决了中石化北海炼化技改备案等问题,推动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据统计,6月份,14个工作队已完成185项任务,共协调企业生产、项目建设、市场开拓、资金融资、要素保障等各类困难问题200余项,并广泛宣传了全区工业振兴政策措施,受到企业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