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梧州讯 (记者/梁乾胜 通讯员/温玉静 杨世平)打造“通道+场站+码头+园区”产业联通模式、加快建设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推进广宁经苍梧至昭平高速公路建设……7月2日,记者从梧州市举行的交通运输规划专题汇报会上获悉,该市实施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构建水、公、铁、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吹响“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的冲锋号。
近年来,梧州市围绕“三年三工程”活动,坚持产业兴市、作风兴市,把交通优先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搭建交通联通平台,该市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84.6亿元,比“十二五”增长29.4%。今年1—6月,该市交通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89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72.2%。目前,该市实现高铁运行公交化,12条水、公、铁、空综合运输通道与广东相连,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基本形成。
新形势带来新机遇,围绕“十四五”发展要求,梧州市用“一盘棋”思想做好交通规划,把各项规划目标落到实处,推动交通运输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东融”和建设广西“东大门”打好基础。
超前谋划推动,加快铁路、港口等综合交通枢纽节点连接。坚持规划引领,高水平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开展调研论证,推动并实现开通梧州港至广州、香港等大湾区城市天天班轮,实现水运公交化。“十四五”期间,全市公路总里程预计突破1万公里、新增高速公路165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将达668公里,公路密度将达79.4公里/百平方公里;预计新增铁路通车里程137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达405公里;预计梧州港口年吞吐能力达1.2亿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300万标准箱,水路货运量每年达6000万吨;预计西江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300万人次,客运将构建“零距离换乘”综合客运枢纽,重点推进苍梧县综合客运枢纽站、藤县综合客运枢纽站等项目。
坚持新发展理念,打造“水公铁”多式联运体系。目前,该市公路总里程达7612公里,公路密度60.47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18%。2—3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覆盖区内南宁、贵港、玉林、桂林、贺州等市,以及广东省广州、佛山、云浮、肇庆、茂名等市。南北向客货共线洛湛铁路、东西向南广铁路的铁路网主骨架,建成赤水铁路专用线6.72公里,梧州临港经济区初步形成水、公、铁、空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十四五”期间,将加强“水公铁”联运协调发展,加快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着力构建西江多式联运体系,着手组建多式联运平台,利用好西江黄金水道。
多方发力,建设“公铁水”与产业联通平台。梧州港一直保持广西内河港口集装箱第一大港地位。长洲水利枢纽船闸是国内通过能力最大、总通过能力超亿吨的单级内河船闸,2020年货物通过量突破1.5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全市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达5700万吨,拥有李家庄作业区和赤水作业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开放作业区。“十四五”期间,该市将通过“通道+场站+码头+园区”发展模式,搭建货运多式联运平台,重点建设梧州临港经济区多式联运物流园、桂东国际铁路港、藤县三坡交通物流配送中心、藤县新材料园区物流中心等项目。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快速联通通道,积极争取粤桂合作交通项目。目前,梧州已成为广西“东融”大通道,梧州南站每日开行列车130多趟,可直达广州、深圳、香港、昆明等城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2小时交通圈。“东融”铁路大通道项目柳广铁路柳州至梧州段、南深铁路玉林至岑溪段开工建设。“梧州—珠海”广西首条跨省区短途运输航线开通运营,梧州“东融”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网络加快构筑。“十四五”期间,该市将强化广西“东大门”枢纽功能,加快完善通往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公路大通道、升级改造普通干线公路;加快建设柳广铁路柳州至梧州段、南深铁路玉林至岑溪段、岑罗铁路等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铁路大通道;充分发挥西江黄金水道优势,建成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进一步释放西江干流水运潜能,组建多式联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