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催生动能 改革激发活力——广西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西日报  |  2021-06-18 09:43:04

  本报记者 李新雄

  广西是一片有创新传统的热土。

  1976年,柳州机械厂成功试制出中国第一台大马力操舟机;2005年世界首例成年体细胞克隆水牛在广西大学诞生;广西农科院的“桂99”成果,是我国第一个利用野生稻资源育成的恢复系……一个个印记,生动诉说着广西科技创新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的创新力喷涌迸发: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由2015年的105.9亿元增至2020年的167.1亿元;2020年末,全区拥有发明专利25163件,是“十二五”期末的3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首次突破5件,是“十二五”期末的2.5倍;输出技术合同登记数量及成交额由2015年的1577项、7.3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201项、90.9亿元;2020年末全区拥有国家“五类”人才97人,比2015年翻两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和深度改变广西的面貌。

  两链融合奏响“新乐章”

  “在科技部门的鼎力支持下,玉柴率先推出我国第一台排放达标国六发动机,突破了多项被国外垄断的‘卡脖子’核心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玉柴工程研究院院长林铁坚告诉记者。

  “十三五”期间,科技厅投入专项资金5000万元,拉动玉柴23亿元的研发投入。2020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六发动机产销量仍逆势上扬,销售收入近50亿元。

  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关键,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

  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握新形势,提出要“坚持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不动摇”的发展之路。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我区两链融合奏响“新乐章”。

  2017年,我区设立50亿元的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聚焦重点领域、服务重大需求,在制糖、高端铝、汽车等13个产业领域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带动项目总投资178.8亿元,实现2700亿元的新增销售收入和150多亿元的税收。一大批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南南铝高端铝合金产品助力载人航天,上汽通用五菱宝骏系列新能源汽车畅销全国……近年来我区财政科技支出保持年均10.1%的增长,今年自治区财政厅又安排创新驱动发展资金项目预算15亿元,较2020年增加3亿元。

  2018年11月底启动的“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提前1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突破重大技术132项,创建11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引育126个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促进1827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新增1618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521个专利,开发出293个新产品。

  农业高质量发展也交出亮眼成绩单:“十三五”末,我区共审定农作物新品种1143个,选育通过国家审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13个,居全国前列。2020年,我区出台科技强农八大工程实施方案,为农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创新主体跑出“加速度”

  在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里,自动化药剂生产线一分钟可以生产上百种农药……该公司主打创新牌,连续10年每年开发20多个剂型农药产品,依靠240多件专利在业内独领风骚。

  企业是创新的主角,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企业最敏感。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抢占竞争制高点?

  多措并举完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再倍增”计划、瞪羚企业培育计划。2020年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达262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800家,是2015年的5.2倍。瞪羚企业实现从无到有,总数107家。独角兽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5家。

  奖补大礼包助力企业加速抢跑、换道超车。我区及时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奖补、购买科技成果奖补、研发加计扣除、税收减免、科技创新券等政策,“十三五”期间,累计下达财政奖补资金7.2亿元,惠及上千家企业,工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授权达到4328件。

  科技金融助力科技企业提速增效。2020年底,科技厅联合财政厅设立规模为1亿元的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投资基金,通过设立多支科创子基金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

  科技合作扩大“朋友圈”

  在文莱离岸12公里的海面,大型现代化养殖基地里数万尾金目鲈鱼、石斑鱼抢食追逐……“文莱—广西经济走廊”的第一个落地项目——广西海世通渔业(文莱)有限公司的外海网箱养殖场做得风生水起。中文深远海网箱养殖国际研发中心2019年在该公司成立以来,瞄准渔业育苗、养殖瓶颈攻关,成为文莱第一家可持续育苗企业。

  “十三五”以来,我区巧做国际科技合作这篇大文章,支持有关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先后建立了17个国际联合实验室、32个科技创新平台、12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依托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与东盟9个国家建立了政府间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机制,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成员突破2400家。累计获科技部认定13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50多个国际研究机构、大学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科技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国内科技合作全面开花。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等高端创新创业载体成功落户广西;首次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18所高校及中国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一批产业技术研究机构,翻开了我区引智引技、借脑发展的新篇章。

  体制改革挺进“深水区”

  在全国率先实施引智项目经费包干制;首次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攻关制……2020年5月“广西科改33条”出台,近90个政策点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构建富有吸引力的创新生态环境,我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处破冰。

  “天女散花”的科技项目统起来。2016年我区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建立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整合形成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等5大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不断优化。

  僵化呆板的项目申报制度活起来。在全国首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2017年以来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由原来每年一次改为常年接受申报。

  束之高阁的科技成果用起来。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补齐成果转化短板,让企业主体“动”起来、科技人员“富”起来,奖励范围“广”起来。

  开展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改革,49个区直高校院所制定或修订科研自主权下放的制度办法近260个,高校科研院所焕发出蓬勃生机。

  一系列务实管用的科技改革举措密集落地,一系列制约创新的“梗阻”加快打通,改革带来了创新活力的迸发。

编辑:杨永娟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