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漓江的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新华网  |  2021-05-31 10:16:29

  【原标题】广西桂林:漓江的绿色发展之路

  新华社南宁5月30日电(记者 卢羡婷、陈一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全长200多公里长的漓江蜿蜒穿过桂林,是两岸350万人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源,也是中国山水的靓丽名片。

  走进“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可见山间郁郁葱葱的植被,潺潺流淌的清泉,悠悠漓江就发源于此。顺流而下,青峰倒影,竹影婆娑,一幅幅山水画卷缓缓铺开。

  漓江之美,美不胜收。1.2万余平方公里的漓江流域,拥有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漓江风景名胜区等14处自然保护地。这里同时也是漓水人家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

广西桂林:漓江的绿色发展之路

  游船在广西桂林漓江上行驶(4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由于历史原因,漓江沿岸部分生产生活污水直排漓江,给漓江水造成污染。受粗放发展观念等影响,漓江流域曾出现乱挖、乱建、乱养等行为,两岸鱼餐馆泛滥,禽畜养殖污水直排,漓江风景名胜区内采石场曾达10余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一度严峻。

  为守护漓江,桂林大力推进“治乱、治水、治山、治本”。改变从理念的深刻变化开始。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逐步树立,桂林将以保护漓江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优先位置。

  桂林市自然资源局局长王飚介绍,近年来桂林市积极推进污水治理工程、防洪补水工程、岸线修复生态景观工程等,构建漓江生态保护新格局。

  2019年底,阳朔县兴坪镇渔村大河背自然村开展生态修复,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升级,防洪岸线得到加固,沿河建起漂亮的青石板步道,村里的小广场上,村史馆和文化长廊正在修建。去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大河背村旅游的人数仍比上年增长超一倍。“守护好漓江山水,保住了‘金饭碗’,村民增收不再愁。”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存学说。

  与此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25年)》《桂林市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文件也相继出台,为漓江流域生态建设扎紧制度的“篱笆”。

广西桂林:漓江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广西桂林市象山景区,“渔夫”为游客表演鱼鹰捕鱼(2017年10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漓江两岸采石场全部关停,非法采砂窝点全部捣毁,生态修复工作广泛铺开;漓江城市段洲岛鱼餐馆全面拆除,污水直排得到有效遏制;流域划定禁养区,关停上千家养殖场……漓江流域,环境治理行动的持续展开让许多群众受益,不少贫困村靠着绿色经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漓江水更清,风景更美了。”不少人在谈到漓江的变化时都发出类似感慨。数据印证着这些感受,漓江干流水质在Ⅱ类水质基础上逐年提高,流域森林覆盖率超过80%。

  变美的漓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去年疫情期间,桂林市充分利用旅游空窗期谋划发展思路,培育新产品、新业态,加快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升级发展。

广西桂林:漓江的绿色发展之路

  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漓江景色(2017年10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去年下半年以来,以漓江山水游为主的高端游、品质游成为旅游消费新热点,一批文旅融合产品相继推出,桂林正以绿色开放姿态,迎接国际旅游市场复苏。

  漓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遗产。“保护好漓江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郭红星说。

编辑:杨永娟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