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帆船进校园活动中,把“体育课搬到海边”。图为在教练的指导下,同学们推船下海训练。 本报记者 覃鸿图/摄
近日,北海举行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吸引广西、广东两地500名球员参加。图为比赛现场。吴小海/摄
围棋进校园在北海已成常态。图为南珠杯全国业余围棋冠军争霸赛吸引小棋手参加。(北海市围棋协会供图)
本报记者 覃鸿图
去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对推进体教融合提出了8个方面37项具体措施。
体育和教育的叠加,如何才能产生“1+1大于2”的化学效应?我区各地都在进行积极探索。
近年来,北海市深化体校改革,畅通人才吸收和输送渠道,推进校园足球建设,组建广西冲浪、帆板、皮划艇、风筝板、OP帆船、赛艇队等,走出了一条具有滨海特色的“体教融合”之路,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激发参与体育热情的同时,也为本地乃至全区提供源源不断的体育竞技人才,达到“大于2”的化学效应。
A 驻校指导 培养体育好苗子
最近,一则“北海仔刘明瑚‘摔’进东京奥运会”的消息让人振奋。作为北海市培养输送的摔跤运动员,刘明瑚以男子57公斤级自由式摔跤第二名的成绩,成功夺得摔跤项目东京奥运会入场券。
23岁的刘明瑚是铁山港区营盘镇人,由北海输送到广西男子自由式摔跤队,并入选国家队。“当时在众多孩子中,他下盘扎实、动作灵活,悟性也比较高。”刘明瑚的启蒙教练——北海市体校教练白运刚介绍。2008年,由于梯队建设的需要,他们组织教练到北海市各县区选拔人才,当时还是青山头村委彬塘小学学生的刘明瑚被相中后带到体校。
“像刘明瑚这样的竞技体育精英苗子散落在各中小学。”北海市旅游文体局副局长梁吉棉介绍,为选好体育苗子,该市体育和教育部门联合发文,强化全市各中小学校与体校的联系,将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推荐给体校,再由体校进行考核,从而扩大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材范围。
北海市体校校长李振凤介绍,他们与海城区二小、十五小和市五中、六中、九中等学校联办运动队,进驻学校进行培训指导,根据各所学校的特点,发展特色体育项目,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十三五”期间,北海市共向上级输送153名优秀运动员;参加国际性比赛共获奖牌24枚,参加全国性比赛获奖牌180枚;培养国家级裁判员1名、一级裁判员18名、一级运动员83名等。
B 激发兴趣 特色赛事进校园
“这样的体育课要多一些,很新鲜、很刺激!”近日,2021“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OP帆船进校园活动走进北海九中,参加活动的学生李婷婷说。
该活动把地点设置在侨港海滩,由广西北海OP帆船队教练罗淦讲授帆船知识,指导学生动手完成帆船绳结练习及OP帆船组装。学习基本功后,学生们推船下海,实操OP帆船。
“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宣传工作人员张晓南介绍,他们致力于打造北海海洋运动新IP,已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在赛事前期,通过进校园活动,把“体育课搬到海边”,为赛事预热的同时,普及青少年帆船运动。
近年来,北海市还举办亚洲风筝板锦标赛、全国翻波板锦标赛、全国风筝板锦标赛、全国青少年足球冠军杯足球赛、全国业余围棋冠军争霸赛等20余项国际性、全国性和全区性体育赛事。在这些重大赛事中,有些在校学生成为“主角”。
同时,北海市还以建设新型“广西足球城”为抓手,开设足球课堂,把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等,推进校园足球建设。目前,共有68所中小学和12所幼儿园分别被教育部授予“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特色幼儿园”称号等。“今年校园足球普及率达到70%以上,向各高校及俱乐部输送足球运动员超过80名。”北海九中校长林延勤介绍。
据悉,目前正在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足球比赛中,广西派出3支队伍共69名运动员参赛,其中47人是北海市运动员,占比68%。
C 走读送教 文化课也不落下
扬帆、冲浪、赛艇……在北海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合浦县星岛湖水上运动训练基地,许多运动员正在“劈波斩浪”,开展集训备战。
2018年自治区体育局和北海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由北海牵头组建广西皮划艇、帆板、冲浪队。2019年广西体校和北海市体校达成合作,共同扶持广西冲浪、帆板、皮划艇、风筝板、OP帆船、赛艇队6个项目发展。目前,来自全区各地的集训运动员超过200人。
“运动员文化课不能落下,要确保德智体均衡发展。”北海市竞技体育科科长潘虎军介绍,为了让运动员安心训练,他们成立该项目文化课教学工作小组,统筹制定文化课教学方案,采用走读和送教的方式,打造“体教融合”特色教学模式。
据悉,北海市没有放松对体育特长生学习的要求,所有进入体校的学员都要进行文化测试,不达标者将无法入队。进队后,小学至初中适龄学员被安排在体校进行文化课学习,半天上课半天训练。而高中年龄段的运动员则分散在北海各中学,其中有部分学生在北海九中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就读。
此外,北海市还与区内各体校、高校,以及国内的一些体校、院校进行合作,为体育特长生解决升学的问题。“我们从多方面谋划孩子们的出路,让他们在高校毕业后还可以回来就业,如当教练、体育老师等。”梁吉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