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为何选择北海
来源:广西日报  |  2021-02-05 09:40:43

  ■探访党史

  本报记者 管林华

  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钦廉地区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为何选择北海?“其实这不是偶然的,与当时北海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状况密不可分。”2月2日,北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一级调研员徐传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北海具备了党组织建立的经济社会基础、文化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及干部人才条件。

  经济上,北海是近代中国西南对外重要的通商口岸,是钦廉四属(亦称“钦廉地区”,指的是由广东划归广西的前廉州府4个县:合浦县、钦县、灵山县和防城县)的经济中心。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的北海,被英国等西方列强所垂涎。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将北海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英法等西方列强将北海作为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西南资源的中转口岸,并建立领事馆、海关税务司公馆。通过海上贸易和兴办工商企业,客观上刺激了北海近代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19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海形成了以珠海路、中山路为中心的商业网点,出现了许多金铺、钱庄、茶馆、酒楼、旅社、商店、烟馆、赌馆、教堂及教会等。北海城区人口最多时达10万人,被誉为“小广州”。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北海出现了城市无产阶级和大量的小手工业者。

  思想文化上,北海是钦廉四属的文化教育中心和传播新思潮的前哨阵地,人们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思潮。英法等西方列强进入北海后,为巩固其殖民统治地位,在北海建立了贞德女校等一批具有殖民色彩的学校、医院和文化设施。这些学校、医院的创办,虽然主观目的是为其殖民统治服务的,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北海近代文化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培养了一批能够接受新思潮的青少年。随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北海的传播和影响,一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涌现出来。

  政治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功,为北海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由于国共合作主张实施“扶助农工”等三大政策,当时北海的工人、农民、青年知识分子在开展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中得到了锻炼,为北海地方党组织的建立打牢了群众基础。

编辑:唐颖倩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