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庆凌
“河池是广西康养产业元素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016年被评为中国首个设区市的世界长寿市,巴马更是闻名海内外世界长寿之乡,用好长寿、生态品牌发展壮大康养产业正当其时。”连日来,河池市代表团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康养产业”成为他们常挂在嘴边的热词。
近年来,河池持续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位居全区前列,森林覆盖率71.02%,“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生态优势、长寿文化是河池两大优势资源。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摆在河池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广大群众面前的一个课题。
依托于良好的生态,河池的生态产业风生水起,仅森林康养生态旅游就建成51处,包括中国养生基地1处、国家和自治区森林康养基地5处、自然保护地27处。
“这还远远不够,应当加快谋划、推动东巴凤国际长寿康养旅游新高地建设,推动东巴凤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东兰、巴马、凤山生态优势、人文优势、旅游优势,构建康养旅游产业带、产业集群。”凤山县县长陆嵘代表表示,推动东巴凤一体化发展首先要推动交通一体化,特别是各景区景点之间的互联互通,尽量避免观光旅游时走“回头路”“重复路”,同时东巴凤一体化发展还应当包括康养旅游产业的统筹规划和布局,统一营销等。
“深巴试验区大健康产业投资项目从2016年的19个增长到2020年的122个,投资额从101亿元增长到789亿元。作为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核心区的巴马,正日益发挥龙头作用。”巴马瑶族自治县县长蓝海洲代表建议,“健康旅游、健康养老、健康医疗医药、健康管理产业、健康食品和健康运动、文化产业等七大产业潜力巨大,应当是河池市发展康养产业的主要着力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河池民族文化非常丰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都是全国唯一的,应当加大力度保护和挖掘这些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为康养旅游产业注入更丰富的内涵。”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长潘秋琳代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