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桃花湾旅游度假区。 右上图“桃花湾旅游休闲绿道。 右下图:尊神庙夜市电音狂欢节。
逍遥楼夜景。
正阳东西巷。
本报记者 吴丽萍 通讯员 李志雄 冼家杰
编者按
秀峰区乃桂林中心古城所在地,因辖区内矗立“南天一柱”——独秀峰而得名。“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名句,就刻于独秀峰石壁上。
秀峰区浓缩了桂林山水和人文精华,拥有独秀峰·王城景区等3家国家5A级景区。近年来,秀峰区以文旅融合为抓手,积极参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正阳西巷、“芦笛三村”、桃花湾绿道、尊神庙夜市等新项目、新业态异军突起,全域旅游发展日臻佳境。
2018年底,秀峰区获得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2019年,据相关部门统计,秀峰区旅游综合满意度全区排名第2位,旅游综合竞争力全区排名第5位,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9.9%。文化旅游业已成为秀峰区第三产业发展龙头,舞动秀峰山水的无限风光。
1 正阳西巷古意浓
8月暑期,正阳西巷,游客纷至沓来。一边是爬满青苔的古城墙,一边是青砖翘檐的古建筑群,古朴的意境从每块青砖、每块浮雕、每扇木门弥漫开来。
“真没想到,以前破烂不堪、污水横流的西巷,现在竟然变得如此美丽!”曾在桂林求学的湖南游客张先生故地重游,感叹不已。
东西巷,位于秀峰区靖江王城正阳门前,包括正阳东巷和正阳西巷,是桂林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历史街巷,被称为“老桂林街巷的唯一标本”,浓缩了千年古城历史风貌。
2013年以来,桂林市委、政府坚持“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大力打造靖江王府片区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改造后的逍遥楼和东巷,成为桂林新的文化地标。
继正阳东巷文化街区成功改造后,2017年5月,正阳西巷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既抢救和保护文物,又改造房屋立面、修缮道路。工程历时3年,今年4月29日正式开街。
建筑风貌上,改造后的西巷与东巷遥相呼应,延续了青砖灰瓦、花格窗、马头墙等桂北古民居建筑风貌,凸显古王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业态布局上,西巷和东巷互为补充,东巷以传统工艺、美食文化为主,西巷以精品民宿为主,构成相辅相成的“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
“东西合璧,街区一体。”桂林市秀峰区文旅部门负责人说,“我们将对东巷和西巷统一规范、统一管理,加强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高品位的历史文化街区,为桂林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2 “芦笛三村”生态兴
提起城中村,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与脏乱差划等号。如今,这一“刻板印象”在秀峰区“芦笛三村”得到改变。
走进“芦笛三村”,但见青山耸立,绿水环绕,民居亮眼,游人如织,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位于芦笛公园旁的“芦笛三村”,由庙门前村、张家里村和合家村组成。“原三村房屋杂乱无章,居住环境较差,村民强烈要求改造。”桂林市秀峰区甲山街道相关人士说。
秀峰区顺应民意,成立“芦笛三村”风貌改造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芦笛三村”风貌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投入资金1.2亿元,改造时间长达5年多。
建筑风貌上,“芦笛三村”保留了小青瓦、坡屋顶、白粉墙、花格窗、青石板等当地传统建筑元素,形成以桂北民居建筑风貌为主、糅合部分徽派建筑风格的鲜明特色,跳出“千村一面”窠臼。
产品定位上,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开设微菜园、微果园、微田园,结合乡村风光,在村落间随意点缀苏铁、湘竹、吊兰、银杏等花草竹木,旅馆酒楼则以充满文艺气息的名字命名,将村庄打造成为“城市后花园”。
生态环境上,在“芦笛三村”周边种植3万多株观赏桃树、杨柳和水杉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优美生态,让“芦笛三村”不仅成为宜居福地,也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
通过风貌改造,无人问津的“芦笛三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生态旅游村,一文不值的资源变成了炙手可热的资产。村民通过出租房屋,经营住宿、餐饮等产业,年收入由以前的不足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万元以上。
“村子的发展越来越火,我们钱袋子越来越鼓,腰杆子越来越挺!”村民阳利明说。
3 桃花绿道景观新
流经秀峰区的桃花江,是漓江的重要支流。在“江作青罗带”的桃花江畔,出现了一道与之相辉映的新景观。新修建的桃花湾旅游休闲绿道,蜿蜒在山水之间,仿佛一条红色飘带,为秀水青山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绚丽。
初秋时节,走在桃花湾旅游休闲绿道上,山如黛、水如练、花似锦,一派生机盎然,散步、骑行、跳舞、观景者络绎不绝。
“桃花湾旅游休闲绿道(一期)长约8公里,将沿途的景区景点串珠成链。自去年元月开通以来,绿道已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青睐有加的打卡地。”桂林市秀峰区文旅部门负责人说。
这还是一条“体育绿道”。绿道除建有休闲平台、景观长廊等“标配”服务设施,还设置青年不锈钢健身区、智能体育健身驿站、组合力量区,未来还将建设桃花湾智能体育健身休闲区、桃花湾体育谷和飞拉达攀岩基地。
这也是一条“文化绿道”。一路上,刻有“厚德载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石刻随处可见。为进一步丰富桃花湾旅游度假区人文内涵,秀峰区大力推进桂林桂花食品文化博览馆建设,谋划在绿道沿途建设鲁家书院、独秀戏院和芦笛美院。
随着桃花湾旅游休闲绿道的美誉度节节攀升,启动绿道二期项目建设的呼声日益高涨。为回应广大市民热盼,引领绿色、健康、休闲的“慢生活”,5月13日,秀峰区正式开启桃花湾旅游休闲绿道二期工程“桃江荷韵”项目建设。
“桃江荷韵项目全段长约6.55公里,是进一步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民生工程。我们将以扎实的绿道建设成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该项目负责人说。
4 夜市街里消费旺
“华灯初上时,美食正飘香。”每当夜幕低垂,秀峰区尊神庙美食文化城(俗称尊神庙夜市)便生起了烟火,推出琳琅满目的美食,招待接踵而至的食客,热闹非凡。
去年1月18日,秀峰区投资1.5亿元建设的重大项目——尊神庙夜市正式开业。这是秀峰区全域旅游和夜经济融合发展的一大成果,为旅游消费经济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一店一品”是夜市街的一大特点。走在夜市街上,烧烤、海鲜、卤味、油茶……桂林人喜爱的夜市食物基本都配备齐全;广东小吃、湖南小吃、新疆小吃……全国各地特色美食应有尽有。
有吃头,还有看头。在夜市中心的逍遥亭上,每天晚上,桂剧、彩调、歌舞、魔术等各类表演轮番登场。演出之余,还会放映露天电影,路人和游客可随意观看。
“以前亲朋好友来了,也不知道去哪消费。如今有了夜市,我们有了新的城市会客厅。”桂林市民钟先生已成为尊神庙夜市的常客。
尊神庙夜市建成后,不仅打造了休闲娱乐好去处,还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可容纳300户经营户就业。“旺季时营业额1天最多能达到30万元,每年还可创造约200万元税收,夜市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尊神庙夜市工作人员说。
4月中旬,尊神庙夜市开始复业。复业以来,秀峰区通过领导班子带头自费消费,设置消费奖励活动,有力拉动夜市复苏。从7月开始,夜市人流量平均每天达到300-400人。
进入8月,尊神庙夜市又推出新招,持续举办了多场电音狂欢节。劲爆的音乐,热辣的美食,爆棚的人气,共同奏响夜间经济狂欢曲。“人气越来越旺,生意日益红火!”夜市摊主刘老板对经营充满信心。
(本版图片均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