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以协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主线,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科学、依法、精准治污为路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2019年南宁市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1.2%,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实现连续三年稳定达标,是全区6个连续三年稳定达标的城市之一。今年截至5月31日,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
空气质量的改善,得益于南宁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有效措施——
强化城市扬尘综合治理。推进施工工地、消纳场、搅拌站、沥青厂、采石场、堆场等源头全面落实降尘措施,强化网格巡查和责任落实。加强道路扬尘综合整治,开展道路积尘走航监测。加强工程运输车辆联合整治,环绕市区设置9个扬尘治理联合执法卡点。强化扬尘治理“慧眼”系统应用,加强扬尘污染“两点一线”精细化监管。推进《南宁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立法工作,为扬尘污染长效管控提供法制保障。
加强秸秆露天禁烧管控,研究制定《南宁市农作物秸秆和垃圾露天禁烧管理工作方案》。推进各县区建立秸秆禁烧有奖举报制度。
严管烟花爆竹禁燃限放。2020年春节期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同比上升14.3个百分点,未发生污染天气。
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管,帮助企业把好环境污染防治关口,保障企业依法依规运行。
积极应对污染天气过程。完成修订出台《南宁市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时启动4次污染天气预警响应,根据污染特征发布实时管控要求。
全力打好碧水攻坚战
水环境质量方面,2020年以来,南宁市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1—5月,按均值评价,国家、自治区考核南宁市的河流监测断面及大王滩、西津水库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三类)比例为100%。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今年以来,南宁市分类施策,源头治理,着眼保“好水”、护“饮水”、治“差水”,全力打好水环境治理攻坚战
抓整治,保“好水”。开展流域环境问题精准治理,对武鸣河干流沿岸污染源进行拉网式现场排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启动流域精细化整治。继续实施郁江(南宁段)流域水质跟踪研究。强化流域治理主体责任,将全市各断面所在流域整治工作、主要江河水库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列入今年水污染防治任务,落实分解至各县、区(开发区),进一步压实责任。
抓巩固,护“饮水”。深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回头看”,持续推进反弹问题的整治。开展“千吨万人”乡镇级及以下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抓建设,治“差水”。紧扣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提升,全力攻坚黑臭水体治理。2020年南宁市计划投入72.97亿元强化黑臭水体治理保障,截至5月底,完成投资30.41亿元。今年以来,新建污水管网82.65公里,完成雨污管网错混接点整治1096个,完成污水管断头点整治50处,集中开展管道清淤修复131.8公里。今年计划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12个,目前已有7个提前实现通水试运行,另外5个正在加快建设,确保在年底前调试运行并尽快投产。全部达产后,建成区污水处理能力将达183万吨/日。
扎实推进净土持久战
今年,南宁市全面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快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截至5月底,共完成近76.6万亩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任务。全面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第一阶段总共163个地块的基础信息调查采集工作。严格管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完善建设用地准入机制,防范人居环境风险。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实施,持续深入做好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和管理,全面开展南宁市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作。
持续巩固首府生态安全。深入推进全市“散乱污”企业整治,重点对洗砂场、资源回收再生利用企业、水泥制品行业等开展排查整治,截至5月31日,我市累计排查“散乱污”企业679家,已完成整治601家。对工贸行业、矿山、危险化学品、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等领域全面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行动,全力守牢环境安全底线。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环保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南宁市以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为原则,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一方面,确保医疗废物、废水安全有效处置,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线”。疫情发生以来,南宁市持续加强医疗废水和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消毒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医疗废水达标排放;全覆盖做好医疗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的监督检查,实施医疗垃圾“应收尽收、日产日清”,截至5月31日,全市医疗废物3733.128吨得到有效安全处置。
另一方面,用好“两个清单”,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实施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采用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等非现场检查方式进行环境监管。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强化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此外,通过“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入企业”、引导第三方治理等方式,精准帮助企业解决治污难题。
以见底清零为目标,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截至目前,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6个问题已按期完成整改4个。群众重复投诉问题30个已办结27个,督察“回头看”交办我市的群众投诉案件677件已办结639件,达到自治区基本完成查处和整改的目标要求。(南宁日报记者 尹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