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宁市动物园大熊猫苑正式开放
南宁日报  2020-01-16 10:07:01

  本报讯(记者莫岚远 实习生冯敏)1月15日,南宁市动物园举行大熊猫保护教育科普系列活动暨大熊猫苑开放仪式,向游客正式开放大熊猫苑。这是时隔20多年后,国宝大熊猫再次来到南宁,以后南宁市民不用出远门也可以看到大熊猫了。当日,大熊猫“绩美”和“绩兰”双胞胎兄妹俩在自己的新家迎来了众多热情的市民参观。  

  大熊猫“绩美”和“绩兰”均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兄妹俩出生于2016年6月27日,父亲是成都首只旅美归国的明星大熊猫“美兰”,母亲是“绩丽”。“绩美”和“绩兰”于2019年12月13日抵达南宁市动物园后,已逐渐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当天11时刚过,众多市民兴致勃勃地来到大熊猫苑门前,期待第一时间看到大熊猫。“绩美”和“绩兰”正在室内活动馆里玩耍,游客与大熊猫最近的距离仅有一堵玻璃墙的厚度,游客纷纷拿出手机为它们拍照。身体健硕的圆胖子哥哥“绩美”性格活泼好动、胆子大,会时常凑近玻璃瞪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眼前的一堆陌生面孔。“绩美”吃竹子时,时而侧身坐着吃,时而背对大家吃,坐累了甚至就躺在自己的木床上吃,十足一个“吃货”。而妹妹“绩兰”则略显娇羞腼腆,只在远处慢悠悠地散步,不太敢靠近玻璃与游客打招呼。 

  看到大熊猫憨态可掬的模样,在场的游客们不停大呼“太萌了!”“我期待在南宁看大熊猫很久了,从动物园的微信公众号得知今天大熊猫正式与游客见面,早早就来了。”市民李聪看到大熊猫后非常兴奋,不停地用手机拍照、拍视频。 

  据了解,南宁市动物园为进一步丰富野生动物物种,提高爱护保护野生动物的科普宣传效应,让市民、游客能够在家门口观赏国宝大熊猫,于2016年启动了大熊猫借展科普教育活动项目。 

  为了迎接大熊猫,南宁市动物园在场馆建设上花了不少心思。新建成的大熊猫苑总面积8360.42平方米、建筑面积2309.9平方米;两个室内活动场总面积380平方米,两个室外活动场总面积760平方米。沉浸式智慧体验室和科普体验室面积分别为85.71平方米和50.36平方米。为了保证大熊猫每天的活动量,室内活动场安装了木床、水池、秋千、假山等丰容设施,室外活动场有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丛、草地,并设有木床、山石等,使整个场所更加生态化,符合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在当天的活动中,南宁市位子渌小学和永乐创新幼儿园的师生在现场进行了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舞蹈表演,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志愿者代表宣读了野生动物保护宣言。大熊猫是迄今尚生存于地球的最古老的物种之一,是动物界的“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南宁市动物园将充分发挥新建成的大熊猫苑科普教育平台的作用,促进市民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关爱野生动物,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南宁市动物园提醒游客,在大熊猫苑参观时禁止投食、逗弄大熊猫,不要使用闪光灯,也不要大声尖叫,并且要记得持续移动,以保证参观质量。

编辑:骆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