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的演奏曲目为《HI-HAT》。黄维业摄
南宁市逸夫小学的演奏曲目为《雷击》。 黄维业摄
南宁三中初中部青秀校区参赛选手用肢体响板进行演奏,其演奏曲目为《声势打击乐》。
12月16日—17日,由南宁市教育局主办的2019年南宁市中小学生打击乐比赛在南宁市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中心火热开赛,活动主题为“鼓动青春放飞梦想”,参赛选手和团队丰富的演奏技巧,给在场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
全市中小学284名选手参与角逐
据了解,此次比赛分为小学独奏组、小学小重奏组、中学独奏组、中学小重奏组、团体合奏组等5个组别。来自全市97个单位,包括全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各县区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中心艺术团成员共284名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 比赛乐器方面,中国民族打击乐包括大鼓、排鼓、堂鼓、铜鼓、蜂鼓、竹筒琴、石琴、云锣、板鼓等戏曲打击乐器以及中国民乐的各类打击乐器;西洋打击乐包括木琴、马林巴、小军鼓、颤音琴以及西洋管弦乐的各类打击乐器、世界各民族打击乐器。
激情热烈的大鼓《鼓声飞扬》,民族风情的马林巴《瑶族舞曲》,独具特色的肢体响板《声势打击乐》……舞台上,参赛选手跟随激昂的旋律,挥舞着轻盈的鼓槌,旋转、跳跃,动感十足;时而轻快,时而深沉,时而灵动,时而婉约。认真的姿态、自信的笑容,选手们用音乐诠释对生活的热爱。舞台下,不少观众同样跟随着节奏,凌空舞动着手指。
走上舞台打出心中完美节奏 本次比赛涌现出了一批很有潜力的青少年选手和参赛团队。来自南宁市民乐路小学五年级的小选手李薇妮作为现场为数不多的架子鼓女选手,学习架子鼓已经5年多了,有了多次参赛经验的她一点儿也不紧张,帅气地完成了此次比赛,最终成功拿下小学独奏组一等奖。团体合奏组中,南宁市逸夫小学参赛团队小鼓、大鼓、多音鼓和大镲等多种乐器合奏的曲目《雷击》,精湛的技艺赢得评委和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打击乐比赛让每一位参赛的孩子都得到了锻炼,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热爱艺术的种子。”逸夫小学带队老师黎峰说。
“这是一次孩子站在舞台展现自我的机会。”参赛选手的家长黄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孩子学习架子鼓已经一年了,此次参赛并没有想着拿奖,只是想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同时通过学习打击乐让孩子的不良情绪有一个宣泄的渠道,从而改变孩子内向、害羞的性格。
最终,南宁市民乐路小学李薇妮、南宁学生艺术团刘希文玥等获得小学独奏组一等奖;南宁市第十八中学龚宇涵、南宁市第三中学初中部青秀校区覃炜豪等获得中学独奏组一等奖;南宁市阳光新城学校和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参赛队获得小学小重奏组一等奖;横县云表镇第一初级中学和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参赛队获得中学小重奏组一等奖;南宁市南湖小学和南宁市逸夫小学参赛队获得团体合奏组一等奖。
提高首府师生音乐艺术修养
“比赛是为了更好地推动首府南宁打击乐事业的发展,培养和发现更多打击乐人才,给爱好者提供展示和交流学习的平台。”南宁市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学习和了解打击乐,这对孩子智力开发、四肢协调以及学习音乐的自信有很大帮助。打击乐器非常适合作为音乐学习的入门乐器,当孩子具备了良好的节奏感,日后还想学习其他乐器时,就会拥有不错的学习基础。
为推动我市中小学打击乐艺术的发展以及打击乐人才的培养,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身精神风貌和才艺能力的平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文化艺术平台加强人文交流合作,我市从2017年开始举办中小学生打击乐比赛,今年已是第三届。通过前两届比赛,学校、老师和学生对打击乐专业的认识,以及整体演奏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也规范了打击乐演奏的技巧。
据悉,比赛结束后,南宁市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中心将邀请两位来自北京的打击乐大师到上林县举行大师班送教下乡培训活动。通过专家讲解等形式,提升全市打击乐艺术水准,提高师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