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以下简称《愿景》)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此背景下举办意义重大。9月11日,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王雷接受媒体联合采访,介绍了第16届东博会筹备等相关情况。
五个“新”绘就合作愿景
第16届东博会有哪些亮点和特色?将举办什么精彩活动?“本次盛会将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实效,具体突出新愿景、新热点、新商机、新影响、新体验五个‘新’。”王雷说。
新愿景:围绕《愿景》策划一系列高层友好交流活动,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将继续高规格出席本届东博会,突出展示贸易、投资、产能合作、数字经济、科技、金融、电子商务、旅游等内容。
新热点:本届东博会紧扣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国—东盟信息港等当前中国—东盟合作热点,优化展览内容,举办系列专题论坛、推介及对接会等。
新商机:本届东博会通过举办80多场系列经贸活动,挖掘新商机;通过东博会框架下的系列论坛,发布多领域合作的高端权威信息,论坛总数达33个,涵盖的领域在产能合作、电子商务、科技、环境保护、农业、财税等基础上,增加广电传媒等领域。此外,出版东博会的第一本蓝皮书《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的东盟产业园区发展报告》,满足企业信息需求。
新影响:今年是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在会期将举办中国—东盟电视周、中国—东盟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论坛、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合作及成就展等活动,唱响合作共赢主旋律。
新体验:本届东博会农业展首次启用新展馆——广西农业会展中心,展览面积扩大一倍,配套设施更加完善。首次推出线上贸易配对系统,提高配对精度和效率。首次推出东博会微信小程序,提供查看展会信息、申办证件、安排行程等功能。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商业综合体“方圆荟”已于7月底投入运营,将为客商提供更丰富的餐饮等服务。
“一带一路”国际展区扩大
波兰出任本届东博会特邀合作伙伴,这是出任特邀合作伙伴的首个欧洲国家,是东博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又一次突破。本届东博会还将采取扩大“一带一路”国际展区规模,增加以美容护肤品为特色的韩国商品展;举办系列高层论坛,突出“一带一路”内容;着力邀请来自东盟国家、欧美、拉美、中东、南亚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买家参会,同期举办国际买家采购对接会、跨境电商推介活动及系列采购对接活动等一系列措施,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王雷表示,今后东博会还将推动政策沟通达到新高度,推动贸易畅通取得新成果,推动设施联通取得新进展,推动资金融通迈出新步伐,推动民心相通达到新热度,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本届东博会还将采取系列措施深化各国商界间的合作,积极筹备中国—东盟企业家联合会,会期将举办中国—东盟企业家领袖沙龙、首届中国—东盟民营企业家峰会等活动;邀请领军企业小米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出席开幕大会并演讲等。
“南宁渠道”不断拓宽
东博会举办15年来,搭建了影响深远的“南宁渠道”,为举办地南宁乃至广西带来了哪些利好?东博会未来升级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王雷认为,东博会的举办对广西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从数据变化足以看出——南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从2004年首届东博会举办时的122万人次,增长至2018年的超过1500万人次,增长约12倍,“东博会举办后,广西与东盟各国建立了互访机制,目前有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等6个东盟国家先后在南宁设立了领事馆。可以说,东博会在东盟各国已经深入人心,‘南宁渠道’已成为各国与中国合作的首选渠道。”
下一步,东博会将大力推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服务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以及产业大招商,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促成更多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宽“南宁渠道”。
此外,东博会秘书处正在拟定东博会五年升级发展计划,未来将实施高层对话平台提升行动、专业合作平台提升行动、“南宁渠道”提升行动、服务广西全方位开放发展提升行动、带动广西会展服务业发展提升行动等五大提升行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甲16号 邮政编码:100040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891032 举报邮箱:jubao@cri.com.cn 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10-68892232 监督邮件:jchsh@cri.com.cn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6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120016号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版权所有©1997-2019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