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环江:扶贫路上“姐妹花”
广西日报  2019-08-20 15:51:01

  本报记者 廖庆凌 实习生 陈安妮 通讯员 兰秀玉

  “政府给我们发放产业扶持资金,我入股合作社每年都有分红,现在又来基地打工,脱贫不愁了。”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兴镇才乐村魔芋示范基地除草的贫困户欧文冠说。在她身后,一株株魔芋叶肥茎壮,绿意盎然。在该县水源镇坡华村的芭蕉芋示范基地,300亩芭蕉芋也是长势喜人。

  环江这“两芋”基地的主人覃彩物、覃素鲜不是亲姐妹却胜似亲姐妹。早年她们曾一起在东兴镇发展香猪产业,成为环江香猪产业领军人物。

  2017年覃彩物投资180万元发展200亩魔芋产业,吸收贫困户74户268人,并为20余名贫困人口解决就业难题,年人均劳动就业收入2万元以上,还吸收两个村民合作社入股,每年可给合作社带来4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受覃彩物启发,覃素鲜去年种植1500亩芭蕉芋,今年1月产量1000吨,产值81万元,让700多户群众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

  两姐妹带领环江群众众筹资金创办河池市目前规模最大的薯类淀粉深加工生产企业——广西洛阳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形成育种、种植、管护、收果、加工、销售一条龙,促进“两芋”项目向产业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截至目前,已投入3000万元带动全县12个乡镇1250户农户种植2500多亩芭蕉芋,有300多户贫困户1152人借此脱贫。

  “我们将扩大‘两芋’种植,力争面积达到1万亩,带动周边200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覃彩物说。

编辑:骆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