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莫 迪 实习生 陈安妮 通讯员 陆振波
凭祥市上石镇白龙村贫困户黄泽鑫近日很开心,33岁的他迎来一波波说媒人。
好日子始于他加入乡情养殖专业合作社。刚入社,没有启动资金,合作社帮他垫付15只种猪的款,得知他酿过酒,又鼓励他一边酿酒一边养猪,把酒糟当做猪饲料。2017年至今,他向合作社供应260多头猪苗,产值15万元,扣除成本后收入8万元。他还清种猪款,生活也得到改善。
黄泽鑫所在的凭祥市乡情养殖专业合作社,由福建籍老板卢冲祥创建。2015年,卢冲祥经过多处实地考察,最后决定在凭祥市发展生态养殖。他筹资1250万元,建起占地170多亩的养殖基地,在闲置山林地上盖起猪圈和鸡舍,开始养鸡养猪,并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绿色生态品牌。
合作社为有养鸡意愿的贫困户发放鸡苗、提供技术、统一收购,解决供产销问题;鼓励有养猪技术的贫困户养殖母猪,在饲料上给予一定的奖励,猪仔由合作社统一收购。从2017年至今,乡情养殖合作社带动凭祥市515户贫困户加入养鸡养猪产业,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600元。2018年,合作社销售收入820万元,带动农户650户实现增产增收。
该合作社还主动联系专家举办养猪养鸡等养殖技术培训,两年时间里,邀请3名专家举办7场专业技能培训,受益贫困户达650户,提高了当地贫困户的养殖技能,增强了他们的脱贫致富能力。
友谊镇英阳村贫困党员陆丽华因独自抚养年幼的孩子,无法出门工作,生活十分艰苦。2016年她加入乡情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每个月将鸡苗赊给她,回收成鸡时再扣鸡苗款。2017-2018年,合作社先后向她赊销3600羽鸡苗并回收成鸡,让她年收入从4500元提高到如今的2万元。陆丽华养殖的土鸡小有名气,经常有客户上门购买,她也成为乡情合作社的养殖能手、优秀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