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 林 文\图
罗城,是中国惟一的仫佬族自治县。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没有霓虹闪烁,灯闪车鸣。早上伴着鸟叫醒来,晚饭后循着蛙声,赏荷塘月色……这里的人,真的可以把日子过成诗。
盛夏时节,由瑞典《北欧时报》邀请并主办的中瑞(伏犀山)乡村文学音乐论坛在罗城举行。中瑞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华语作家罗敷,北欧电影导演乌拉,北欧制片人古斯塔夫,瑞典知名汉学家、昆虫学家、作曲家冯辽,广西作协主席东西、副主席凡一平,陕西散文学会副会长史文翔等中外艺术家以文化的名义相约,交流文学、音乐、影像等,增进中欧民间交往。
距离罗城县城10里地的地州村对面,有一座山像伏卧的犀牛角,得名伏犀月亮山,传说中它像一只神兽的天眼守护着地方百姓。6月17日,罗城小长安镇龙腾村川山屯举行伏犀月亮山开山仪式,龙腾村村民覃伟深情颂读开山颂词,当地群众竖起瑞典“五月柱”、捧上供奉品,作家贾平凹和潘琦为伏犀山题写了卷轴。“丹麦猎枪革命乐队”的主唱纵情高歌,摇滚乐激情四射。“北欧风,三姐情”,来自童话王国的小天使用小提琴奏响了瑞典乡村音乐……伏犀山下,成了歌的海洋、欢乐的世界。
《北欧时报》社长何儒是罗城人,也是此次活动的倡议者。身在异国他乡,使他对伏犀山下的仫佬文化、对家乡反而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和记忆,激发他要将罗城之美、伏犀之姿书写天下,令世人知之的决心。
于是,何儒有了一个想法:让古老的仫佬文化穿越伏犀山,让世界认识刘三姐故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活化石仫佬族的民风民俗,不就是世人愿意看到的民族文学么?
何儒对记者说:“幸福在哪里?就在青山绿水间。北欧人每年6月最隆重的节日,人们欢歌笑语,穿着民族服装,戴着自己编制的花草帽,拉着小提琴,围着‘五月柱’,跳着青蛙舞,这是当地最传统的节日。我希望能为家乡做点事,希望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月圆时,这时也正值欧洲的仲夏节,在罗城举办伏犀山中欧乡村文学音乐节,让远道而来的朋友和当地民众一起聚在月亮山大草坪上,唱起刘三姐的歌,跳起瑞典的青蛙舞,彼此交融,其乐无比。”
鲁迅、沈从文和莫言等作家都是从乡土走出来的作家,他们都曾经被故乡“伤害”过,但不可否认他们仍然对故乡魂牵梦萦。尤其是沈从文,他是逃离家乡的,却把家乡写得那么美。他人可以不回去,但文字却一刻也离不开故土。有故乡的作家是幸运的。广西也有许多作家是从乡土走出来的,他们从故乡吸取创作营养,同时又用文字宣传了故乡。现在,这些乡土作家的作品,远渡重洋,在世界上拥有读者,让外国读者从他们的作品里了解中国。广西作协主席东西说,目前广西也致力推动文学作品“走出去”,6位作家的7部作品已在越南正式出版发行,欧洲、美国也出版了广西作家作品,他们跟海外读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东西还介绍,他依靠写作和阅读来解答心理疑问、寻求精神慰藉。他认为,文字比生命更持久,鲁迅先生去世80多年,但我们现在仍像谈论邻居一样谈论他。所以,文字不朽,才是真正的长寿。
“文学就像一扇窗,让世界各国民众从中了解中国。”华语作家罗敷表示。生长于中国,现定居北欧的罗敷致力推动双方文化交流,她在文学作品中将中国和北欧文化相融,通过双方差异性来展示文化的多元性。她认为,文字是心灵的灵药,日记、游记都是自我心灵的释放,读书是成功的一个阶梯,读书能让人开拓视野。此外,她还借此机会给中国民众分享北欧的生活、文化,让更多中国民众了解北欧。
首次来中国的瑞典导演乌拉,分享了其拍摄的北欧电影。乌拉表示,此次前来中国对当地风景、热情的民众留下深刻印象。广西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北欧的风景截然不同,希望有机会到罗城取景拍摄电影。
古斯塔夫认为,虽然电影并不跟健康有直接联系,但从感官上而言,电影能让人觉得放松,达到一种健康的心态。此次来到罗城,沿途风景就像一部电影一样,罗城特有的风景是瑞典所没有的,是很好的电影素材。
冯辽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从小对中国文化就有兴趣,中学开始自学中文,在大学里主修汉学,毕业后到北京大学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戏剧。他致力于向世界传播交流中国文化。冯辽与大家分享了他对蟋蟀的浓厚兴趣,从昆虫的鸣叫中听出音乐的魅力。他透露,2001年,他怀揣一只蟋蟀去看望朋友,朋友拉大提琴时,蟋蟀叫了起来,琴声与蟋蟀的声音融为一体,美妙无比。此后,冯辽在世界各地举办过50多场蟋蟀伴唱的音乐会,并出版了两张昆虫音乐唱片。
本次活动,开创了罗城与北欧国家艺术交流的先河,在新的起点上,双方将继续友好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