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宁市结合各县区实际,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扶持和服务于就业扶贫车间的发展,有效带动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在帮助企业降低用工成本、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及改善贫困家庭生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逐渐实现外部“输血”式扶贫向内部“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夯实工作基础
促进多方共赢
为扎实做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南宁市积极指导各县区,通过对贫困家庭收入来源和劳动力结构摸排分析,掌握贫困家庭劳动力难以外出务工的原因,以及贫困劳动力分布的大致情况,在普遍开展底数清查的基础上,研究探索推动就业扶贫车间发展的方式方法。根据大部分贫困家庭劳动力由于需要照顾老人、小孩、生病的家人或轻度残疾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导致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难以通过转移就业来实现脱贫致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地处偏远、经济实力弱的村屯扶持发展就业扶贫车间,形成了行业类别繁多、发展模式多样的就业扶贫车间,涵盖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行业,努力解决贫困劳动者就业。截至目前,南宁市已认定就业扶贫车间116个,其中,工厂式77家、居家式14家、种养式25家,提供就业岗位10792个。扶贫车间累计带动就业10177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661人。
马山县、隆安县、上林县还因地制宜,把就业扶贫车间建设与易地扶贫搬迁结合起来,在县城集中安置区附近建设扶贫车间,以“移民安置点+企业+贫困户”的方式,引导搬迁贫困户进厂就业。同时解决了企业招工和贫困户就业两个难题,达到了贫困户稳定脱贫、企业增收、地方财政税收增长的多赢效果。如粤桂扶贫协作项目广西富利时投资有限公司的儿童地垫、运动场地垫生产项目,落户隆安县产城融合区,自2018年3月投产以来共安置300多名当地群众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7人,均为长期稳定就业。
注重岗位培训
提升“造血”功能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南宁市通过鼓励就业扶贫车间采取免费培训、边培训边上岗等方式,为吸纳的就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为就业扶贫车间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促进就业扶贫车间发展。如西乡塘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3376户11862人建立贫困户劳动力信息库,通过扎实做好贫困户培训意向调查,在对贫困劳动力摸底统计造册基础上,邀请技校教师和家政培训机构专家到镇上或村里开课,提高他们的劳动力附加值。同时在贫困村设立农民工大赛分赛场,组织64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报名参加中式烹调师大赛,通过技能比拼,增强贫困人员就业脱贫的自信心,实现一人有收入全家能脱贫的目标。宾阳县则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带头人培养,主动为产业扶贫带头人提供系统、全面的创业培训,重点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和创业经营管理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创办者市场操作、资金、人员管理、规避风险等方面的能力。联合农业局,针对贫困劳动力开展种养技能培训班,着力增强贫困劳动力种养知识和能力。2018年以来,南宁市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252人,参加培训合格的,均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食宿交通补助。
立足一线实际
创新运作模式
为精准推动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发展,着力在扶贫车间的经营运作上打出“扶贫+创业”组合拳。
让扶贫车间“下延、设点”。南宁市鼓励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延伸作用,在乡镇中心村开设车间,将适合分散加工的初级产品车间优先设立在贫困村,组织贫困户中的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残疾劳动力等特殊贫困户以及为了照顾家庭不便外出务工的贫困对象到扶贫车间就业。宾阳县新桥镇务本村的泓利电子厂主要生产加工手机数据线、USB数据线等线材产品,常年有固定工人30多人,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8人,人均计件月薪在2000元左右。车间还将数据线初级加工下放到周边贫困村,让有条件的群众在家里操作,按件付酬。这些扶贫车间的工作大多操作简单,计件领酬,时间灵活,场地不限,帮助农村群众就近就业,高龄健康老人也能挣一些生活补贴,消化剩余劳动力,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探索“资源+扶贫车间”共建模式。如宾阳县依托当地传统资源优势,组织各镇结合当地小五金、造纸、编织、缫丝、毛笔、油伞等传统产品加工业发达、经济能人多、办厂经商头脑灵活等资源优势特点,盘活镇村集体闲置房产、简易厂房、土地等资源,以村企联手共建等形式,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大力鼓励引导用工形式灵活、带动能力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到镇村布点设置生产车间、加工点,积极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建厂等,创建了一批小五金加工扶贫车间、电子元件加工扶贫车间、工艺品加工扶贫车间。
广泛采用“3+1”等电商模式。“3”指的是三方共同合作,即生产方(就业扶贫车间农民或合作社或加工厂)+电子商务服务商+网络分销商(即当地的网商),“1”指的是1个地方馆、1个运营中心、1个物流仓储点。南宁市隆安县广西睦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联合三鑫电子有限公司与国内的各大商场超市合作,将贸易辐射东盟各国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商平台,就业扶贫车间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极大拉动了就业岗位需求。目前,隆安县这两家企业还扩大了生产车间及规模,睦丰家居还将生产车间辐射至上林县红排村及万古村,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32人。就业扶贫车间规模的不断壮大,将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宽广的就业空间。
联结多方利益
拓宽增收渠道
在探索传统扶贫车间运营模式时,南宁市采取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新经营模式,有效实现了企业、贫困户及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共同增收。邕宁区三江告祥就业扶贫车间利用投融资平台公司,吸纳那楼镇部分贫困户小额信贷投入扶贫车间建设,用活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形成良性资产循环,贫困户每年可获得8%的分红。利用4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扶持资金建设4栋蚕房打造扶贫车间,车间所有权归三江村委,村集体每年可获得4%—8%的入股分红,预计每年可获得16万元以上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出了一条安全稳妥的发展道路。此外,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到扶贫车间务工、提供桑叶等形式,每人每月可获得1800—3000元的收入。目前该就业扶贫车间已覆盖、辐射带动贫困户约324户,涉及贫困人口约1500人。就业扶贫车间已经成为南宁市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确保贫困村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
(董晓花 张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