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正芳 通讯员 张 思 陆宏夏
“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贵港市港南区盛意来农家菜馆老板宋小玲说。上午9时,她到供电部门申请用电增容,对方受理后告诉她,下午就可装表接电。据悉,这类业务以前要8个工作日,现在当天就能办结。
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显示,贵港市2018年企业投资环境满意度达86.10,比全区平均高3.74,连续两年在设区市中排名第一。
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国家信息中心、求是《小康》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贵港市荣获“2018年度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城市”。
贵港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广泛凝聚思变谋变、求富求强的共识,“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的理念深入人心,深入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破障碍转观念,去烦苛优服务,开创了加快发展、赶超跨越新局面。
转变作风 破除思维障碍
港北区居民韦先生选中一款新能源轿车,他说:“这种车自配内置充电器,用普通排插即可完成充电,充6小时可跑100公里,比加油的轿车实惠多了,更重要的是车价不到4万元。”
久久星公司总经理刘伟介绍,自2016年6月第一辆车在贵港下线,仅两年多的时间,公司产值已达2亿多元,产品远销粤、琼、闽、云、贵、川等地。
久久星的业绩是贵港市转变观念调思路、改革创新激活力的生动写照。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今天的成绩,与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打破思维障碍、持续更新观念密不可分。”贵港市委书记李新元说。
破障碍,转观念。近年来,该市除旧布新,“变”的足迹清晰可见。
2015年7月31日,下发《低速电动车生产管理暂行办法》,当年11月15日,又出台《低速电动车登记管理操作规范》,使低速电动车获得了合法身份,推动了新能源电动车井喷式发展。
2016年6月,启动“全市通·就近办”工商登记注册制度改革,申请人自主选择县级以上任意工商窗口均可办理登记业务。
2016年9月,下发《鼓励改革创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暂行办法》,保护和鼓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负责的积极性,营造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破立结合,转变作风。变出了政务服务窗口的好作风,变出了企业满意度的不断攀升,变出了经济发展动力的不断增强。
服务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
在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乘龙电动车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进行电动车总装、试车、检测工作;另一侧,码放整齐的新车整装待发。贵港市电动车行业协会会长梁文元说:“书记帮借钱,市长帮卖车,这样的投资环境,我们满意。”
了解到电动车生产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2017年7月,贵港市领导率领金融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基地,让供需双方直接面对面,现场解决问题。
会后,乘龙、骊驹、飞能、上马等电动车企业获得了相应的资金贷款。“这些贷款帮助很多公司度过了困难期。”飞能电机总经理李歆说。
“企业面临的难题,除了资金就是市场。”梁文元说,今年以来,市领导牵线搭桥,为电动车拓展东盟市场,仅乘龙电动车就跟越南客户签订了总代理,订单3万台。
近年来,该市深入开展市长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举办接待日活动48期,协调解决了企业提出的292个问题。2018年9月,建成广西首家政府服务热线平台,为企业、群众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
同时,先后出台《承接产业转移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主动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
深化改革 洼地效应凸显
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该市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转变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活力。
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降低企业、组织和个人的交易成本。2018年1月,投资15亿元的嘉龙海杰电子科技仅用1个多月就拿到了不动产权证,比原来流程提前了3个多月。
着力压缩项目审批流程,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部审批时间,由300多个工作日压缩到不超过27个工作日,比自治区要求的60个工作日缩短了33个工作日;将土地供应、土地公告、招拍挂、不动产登记环节工作融合、并联进行,实现不动产登记提速58.72%。
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程序。2018年5月开始部署“最多跑一次”改革,编制市、县、乡三级政务办事“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3张清单,目前能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事项有10556项,其中零跑腿事项732项。同时启动“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对申请材料中“有关材料”“相关证明”等逐一予以明确。
据广西创业环境大数据分析显示,该市创业“便利度”全区居首,各窗口平均办理提速90.19%;平均1.17天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高出全区平均水平35%;《广西商事制度改革公众满意度评估报告》显示,该市商事制度公众满意度91.86分,全区排名第一。
在系列改革推动下,腾骏汽车、嘉龙海杰、石药泰诺、爱玛、绿源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洼地效应凸显,初步构建了广西第二汽车生产基地、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的框架,开创了工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