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隆林讯 (记者/凌聪 通讯员/韦珺儒)春耕时节,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彝村苗寨的田间地头,农民正忙着翻耕、播种、育苗……“企业下了订单,从今年4月起到年底进行保价收购,按现在的市场价,我2亩多的小米椒可以多卖3000元。”该县贫困户韦卜六边干活边说,企业信守承诺,让他可以安心发展产业,脱贫的信心更足了。
隆林是我区4个极度贫困县之一,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多。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该县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到基地建立收购点,以“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创建“农商联动”生产基地,变盲目种植为科学规划,变独户生产为示范带动,变零散销售为品牌引领,全力发展订单脱贫产业。
目前,该县“农商联动”生产基地实现16个乡镇全覆盖,发展粮食、蔬菜、水果、油茶、茶叶、蚕桑、现代渔业等多个特色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48家经营主体以及73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与产业基地建立了合作关系,特色产业覆盖九成贫困户,惠及1.94万户。
“有这份协议,我只要把黑猪养好,今年的收入就有保障。”在克长乡大庆村养殖场,贫困户马朝仁翻开与公司签订的“养殖合作协议书”,乐呵呵地说。该协议规定,由公司统一提供种苗、饲料、技术、防疫、保价回收等服务,农户须按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养殖、管理;当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公司按市场价回收,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公司按保护价回收。
作为本土龙头企业,广西红谷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该县31个合作社、村集体以及860户农户签订了购销合作协议。公司除了把小农户与大市场联结起来之外,还注重市场调研,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种植、养殖品种,确保企业受益、农民增收。
“我们加快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推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委副书记钟永锋介绍,该县还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针对订单扶贫产业的履约问题,该县采取“两手抓”的措施:一、针对农商企业,该县督促企业细化合同条款,涉及产品品种、扶持补贴措施、质量数量验收、履约担保等方面内容,提高失信成本、降低维权成本,促进订单农业的良性发展;二、针对参与贫困户,该县成立“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领导小组,建立文明结对帮扶制,引导全县16个乡镇179个行政村把“诚实守信”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革除不良风气,树立新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