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央村的侗家女已成为“茶旅产业”的主角。本报记者 谌贻照/摄
本报三江讯 (记者/谌贻照 通讯员/吴练勋)香煎茶叶荷包蛋、回锅肉、炒土豆丝、烤酸鱼……3月16日一早,家住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的石初利便忙着准备中午的百家宴。准备好美食后,她赶紧拿出刚做好的新侗衣盛装打扮。
“今天是我们布央村成为国家4A级景区后,首次由自己举办的早春茶文化旅游节。我们要做最拿手的菜让游客品尝,穿最漂亮的衣服,让大家记住这里。”石初利是布央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房子多年失修,孩子也小,不能外出务工,成了贫困户,2013年与村里人一起,种上3亩茶叶,从2017年开始,茶叶进入采摘盛产期。
“去年5月,布央村成了国家级景区,我们加入景区的表演队,上午民俗歌舞表演,中午一起摆百家宴,下午采摘茶叶。一天下来,有300-400多元的收入。”石初利一家去年11月搬进新家,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家电俱全,楼下还停放一辆刚买的小车。因为享受到布央村发展茶叶产业带来的红利,加上爱人从事茶苗生意的收入,石初利家去年摘掉贫困户帽子。
布央村利用区位优势发展茶叶产业,从曾经“山高水远布央村,有女不嫁布央郎”的贫困村,变身为户均3亩茶叶的富裕村。如今,该村正以茶叶种植、制作、加工、销售产业链发展为基点,在茶园间建设旅游步道、茶园农宿等基础设施,闯出一条茶旅融合发展的脱贫新路。
“布央村现在有19家农家乐、客房150多间,每天可留宿游客300人,周末基本上都住满,茶叶也比以前卖得好。”布央村党支部书记谢勋庭介绍,通过合作共建、资源入股、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该村入股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仙人山”景区,去年全村人均分红600多元。
独峒镇的大塘坳、古宜镇马湾茶场等景区也走上茶旅产业结合发展脱贫的新路子。游客吃上百家宴,喝着侗家米酒,跟侗家人一起跳多耶舞,再上茶山摘茶,离返程时提着一袋袋亲手选购的新茶满载而归……近几年三江做好“绿色文章”,通过“茶旅融合”,把满山的绿茶变成扶贫攻坚的支柱。全县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15.65万人降为2018年的4.39万人,其中茶叶产业帮助8.5万多人脱贫。今年1-2月,全县接待游客58.3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