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找网大数据中心电子屏 摄影 唐颖倩
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消息(唐颖倩):防城港市东兴互市贸易区内八找网大数据中心的一块硕大的电子屏上,密密麻麻地跳动着不同的数字,不同交易金额、交易笔数组成随时变化着的柱状图,不同的商品形成颜色各异的圆形图……
这个大屏,时常吸引来访者的目光。屏幕里动态的线条示意中越跨境交易的路径,不停上跳的数据是每一笔订单的金额、交易量……中越跨境贸易交易情况实时展示在公众面前。
北仑河畔的这个中越边民互市贸易创业孵化基地,在互联网经济的浪潮中,演绎着“同创业共致富”以电商推动跨境贸易的故事。
互市贸易区内的“淘宝”
在东兴互市贸易区,边民刘家贸正在同越南客商洽谈购买一批巴沙鱼片,双方从合作洽谈到线上下单付款,短短几分钟便完成了交易。刘家贸说,现在做边贸生意最大的感受就是既安全又方便。
刘家贸使用的正是东兴边民互市贸易交易平台八找网,它取代了传统交易手写单模式,使支付结算线上化、可视化,边民交易一单时间从1个小时缩减到几分钟。
互市贸易区内的中越边民互市贸易创业孵化基地 摄影 唐颖倩
“中越贸易的繁荣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让我看到了其中的机遇。”八找网的创始人戚友生说。2015年,戚友生与朋友一道创办了京越通电子商务公司,打造了边民互市互联网服务平台八找网。
在八找网成立之前,互市贸易区内的交易只能通过传统的线下方式完成,中国边民不知道越南客商在卖些什么商品,而越南客商也时常烦恼多样优质的商品无人问津。
“以前,我们去进货,我们想买的东西,不知道哪个商家有卖;商家卖的东西,我们也不知道有哪些,说白了就是信息不对称。”刘家贸说。
而八找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互市贸易格局,解决了困扰边民已久的“中越贸易信息不对称”问题。它既可连接越南供应商,又能连通中国进货商,给卖家和买家提供了足够丰富的服务。
戚友生(前排右)与越南商户们洽谈业务 摄影 唐颖倩
“自2017年6月份平台上线至今,已有500多个越南商户和25000多个中国边民在平台注册,边民通过我们的平台以真实身份注册登录后,五分钟内便可以实现下单购物、支付、售卖等交易全过程,避免了现场跑腿费时费力的不便,就像‘淘宝’一样方便快捷。” 八找网创始人戚友生说。
如今,这种“跨境电商”新动能、新业态的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边民参与到中越特色产品线上销售中来。越南的木薯粉、海虾、龙虾、鱼肚、象鼻螺、巴沙鱼片、腰果、菠萝蜜干……如今不再稀奇,它们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
服务贸易、便于监管的“大数据中心”
在数据中心大屏上,最醒目的是位于中央的蓝绿红三种颜色的柱状图,显示了八找网历年的交易金额、交易笔数、交易重量,从中可以一目了然,清晰透明地看到无论是哪一笔交易数目,都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上线仅一年半,八找网的线上交易额已超过300亿元。
“互市贸易区内的交易,每一笔都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做到可控、可溯、可查询,且实时更新,不仅能够直观地看到中越贸易交易数据,还便于联检部门的监管,对管理的提升作用明显。”八找网创始人戚友生说。
不仅如此,越南客商通过独立的商家后台可以分析商户每天卖什么东西,什么商品最畅销、每天交易量是多少、库存量还有多少等等。
同时,八找网通过参照和借鉴跨境电商的管理办法,把支付的三单信息,即“交易单、物流单、支付单”三单合一,传送至监管单位。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对数据深层次的挖掘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提高监管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戚友生(左)与越南商户正在洽谈业务 摄影 唐颖倩
对于未来企业的发展,戚友生还是很有信心的,“‘东兴模式’(东兴市创新边民互市贸易结算模式大力发展跨境贸易)是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表彰的地方经验做法,八找网是‘东兴模式’的转型升级。”戚友生说,“边民互市贸易免税政策适用于全国其他沿边口岸,我们企业希望借助多年的口岸运营经验和成熟结算模式复制到其他口岸,从而切身促进当地税收、扶贫、就业、创业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快速增长。目前我们已经跟新疆、云南等一些口岸签署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