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宁五象新区芳华盛放 从“一张蓝图”变美好现实
广西新闻网  2019-01-18 13:33:28

南宁五象新区芳华盛放 从“一张蓝图”变美好现实

  五象新区凯旋路街景。 黄维业 摄

  2018年,五象新区核心区基本成型,总部基地金融街117座高层建筑封顶率超过75%,327家企业(商户)入驻开业办公;交通设施贯通东西南北,通车总里程突破150公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向好,示范区绿色建筑比例达100%……“建设五象新区、再造一个新南宁”已从“一张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这是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坚持“治水、建城、为民”城市工作主线,突出城市规划建设“形、实、魂”的结果,是五象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有力的结果。

  如今,五象新区框架已经拉开,产城融合步伐持续加快,新成效、新面貌、新形象令人惊艳,一座承载着全市人民热切期盼的宜居宜业新城正芳华盛放。

  规划引领

  建设品质实现新提升

  漫步在五象新区总部基地金融街,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日益浓厚的商业氛围,都在彰显着这个面向东盟的区域性总部企业聚集地、金融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金融信息服务核心平台的独特魅力。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南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五象新区坚持高水平规划,进一步完善新区规划体系,加强新区规划建设的精细化管理,着力推动新区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不断完善城市的“形”。

  这串数字印证了高水平规划的“含金量”:2018年1—12月,五象新区完成投资420.06亿元,同比增长18.32%,其中,社会资本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8.71亿元,占同期新区完成投资的78.25%,同比增长24.91%。知名企业慕名来聚,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企业7家、世界500强企业28家、国内500强企业20家、境外上市公司19家、金融机构25家均已入驻。@@

  产城融合

  产业发展收获新成果

  2018年以来,五象新区着力推动高质量产城融合,以现代服务业、现代信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新区产业发展重点,积极培育五象新区核心竞争力,不断做强城市的“实”。

  ——现代服务业活力迸发。总部基地金融街基本成型,竣工投入使用项目20个、在建项目34个,单体高层建筑封顶88栋;南宁现代化建材加工及物流配送中心一期工程等一批项目竣工启用,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基地建设按计划推进。

  ——现代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建设为主要载体,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入库项目超过60个,年度重点推进项目达31个。

  ——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集聚。以邕宁新兴产业园为载体,推进五象新区现代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现“南宁地铁南宁造”“南宁公交南宁造”,高端装备制造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加速聚集……

  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激活了五象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经络脉搏”。企业家、投资商、创业者“用脚投票”便是最好证明。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叶松华十分看好五象新区产业发展的前景。目前该公司的中国电信东盟国际信息园项目已入驻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依托五象新区的优良环境以及中国电信丰富的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园区建设及运营经验,该项目将打造成立足广西、直达全国、面向东盟的综合信息标杆园区。”对于未来,叶松华满怀信心。 

  完善配套

  新区承载力跃上新台阶

  从“再造一个新南宁”到宜居宜业新城,五象新区坚持完善配套建设,不断塑造城市的“魂”,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新区承载力跃上新台阶,给了更多人一个走进来、留下来的最佳理由。

  晒晒一年来新区居民的生活配套设施:优质教育资源云集,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全覆盖,累计建成招生中小学校达22所;看病诊疗不愁,近期布局的9家医院全面启动,其中三甲医院5家,一批医疗项目加速推进;8个邻里中心加快建设,其中蟠龙西、龙岗东2个邻里中心完成主体建设。

  翻开四通八达、越发舒展的“五象地图”:新区区域大交通基本成型,“九纵五横”主干路网全面建成,累计通车道路达126条、总里程突破150公里;轨道交通3、4号线及2号线东延线加快建设,快速公交(BRT)2号线建成运营,新区骨干公交系统初步形成。

  展开服务民生的“项目清单”:全面完成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公益性重大项目建设,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成为新区首家投入运营的公立三甲医院;南宁园博园正式开园迎客;广西新媒体中心一期竣工验收;市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五象新区总部基地地下空间项目投入使用;南宁市儿童医院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外装修……

  “看病不用愁、休闲有去处,交通更便捷,生活更方便。”家住合景天汇广场的南宁市民朱剑婷感叹,把家安在五象新区,让人越来越有幸福感。

  因为一个家,爱上一座城,“家在五象”已成为越来越多南宁人的选择。 (记者 韦静)

编辑:唐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