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大路村辟出致富路
广西日报  2018-10-17 11:21:46

原标题:为大路村辟出致富路

        ——记田阳县五村镇大路村村支书、村委主任黄英存

  广西日报记者 韦继川  通讯员 莫有合 黄启贵

  他,带领乡亲在山旮旯里拓出一片致富竹林;他,创办“就业扶贫车间”帮助贫困村群众就业;他,谋划建设未来奔小康的“绿色银行”……田阳县五村镇大路村支书、村委主任黄英存先后被评为百色市农村劳动力创业带头人、党员创业带富标兵。

  “大路村没有大路,九分石头一分土;羊肠小道曲弯弯,连绵大山光秃秃。”这首流传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的山歌,描述了大路村当年“行路难”“致富难”的窘境。当时年仅20多岁的黄英存不仅积极参与开山修路,还和乡亲们一起上山种竹子。村民们仅用3年时间,就种植了8000多亩吊丝竹,该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竹子村”。

  竹子种起来了,怎样才能变成一张张钞票?黄英存出点子——发展竹编加工。

  田阳县是全国有名的“南菜北运”基地县和中国第一个“芒果之乡”,每年需求竹筐达几百万个。从1997年开始,黄英存组织大路村群众大量编织竹筐供应农贸批发市场,全村有600多人从事竹编加工,平均年收入5000元。从2006年开始,由于农产品物流的革新,包装果蔬用的竹筐不再适合市场需求,产生了严重滞销。

  眼看乡亲们的财路将断,黄英存非常着急,自费到广东、江西等地考察,并用多年积累的28万元购回一台二手注塑机,开办私人小作坊,生产塑料包装筐。没想到仅用一年半时间,就收回全部投资。尝到甜头的黄英存,把销售塑料包装筐所得的收入全部用于再生产,还贷款了几十万元,购置了6台注塑机,原先从事竹编包装筐生产和销售的村民重新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今年,黄英存主动与村集体合作办厂,成立了田阳县联景果蔬包装制筐厂,日产果蔬塑料筐2.5万个,产值约9万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52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8人。预计可为参与投资的8个贫困村每村增收5万元左右。此外,他还积极与田阳县人社部门合作,挂牌成立“扶贫车间”,重点吸纳贫困劳动力进厂就业,工人月均工资3000元。

  除了从事塑料包装筐生产,黄英存还大胆投资上百万元,建设农产品保鲜冷库16个。随着生产的扩大、产业链的延伸,跟随黄英存从事冷链物流、果蔬包装和塑料包装筐生产、运输、销售的从业人员达350多人。

  2017年,大路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全村贫困人口由2015年精准识别的177户655人,减到10户26人;贫困发生率由53.78%下降到2.13%。

  脱贫摘帽后的大路人,如何在2020年实现奔小康?早在2015年,黄英存就制定了发展芒果生产的计划,动员外出务工的群众抽空回乡发展芒果种植,建设未来奔小康的“绿色银行”。在他的动员下,全村种植芒果3000多亩、红心蜜柚200多亩。

  “我今年56岁,再干几年就到点了。现在村里还有一片60亩的土地,我计划流转承包下来,带领群众发展沃柑种植。过不了几年,我们大路村将成为‘花果山’,小康生活离我们会更近。”对于未来,黄英存充满信心。

编辑:唐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