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记者 孟振兴 通讯员 陈薛宇
61年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林恩材作别含泪相送的母亲,从福建老家前往壮乡首府。
林恩材自己都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一生。
“党中央号召‘到山区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是共产党员、学生干部,当然应该带头响应。”林恩材坦言,此前他和同学们对广西了解甚少,甚至一度以为“省府”还在桂林,“一腔热血到广西,一切听从党的安排。”
楼梯间摆上一张床、一张办公桌,这就是时任南宁三中化学教师林恩材的全部家当。
盛夏的南宁酷热难当、蚊虫肆虐,全心备课的林恩材却不以为意,坚持把教案整理到“45分钟不讲一句废话”。南宁三中周边没有公交线路,每逢周末,林恩材都要骑着自行车到学生家中家访,尝试在陌生的乡音、不同的民族中开展“家长教育”,让孩子们在更好的环境中成材。
数十年的教师生涯,林恩材始终不忘“为壮乡培育人才”的初心,也赢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退休之后,林恩材仍然关注教育工作,曾先后担任南宁市关工委副主任、主任,为培育人才而积极奔走。2005年,在林恩材及同乡的多方努力下,广西福建商会捐资为武鸣县(今武鸣区)府城镇德灵小学新建了教学楼、宿舍楼和图书楼,该校也因此被冠名为“广西福建希望小学”;他还将“家长教育”的理念继续延伸,在电台开设全国首个“空中家长学校”,受到家长们的普遍好评。
2017年,时代楷模黄大年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传遍大江南北,已是耄耋之年的林恩材深受感动。他来到黄大年曾经就读的园湖路小学探寻其成长经历,还查阅了不少地球物理方面的专业文章,因为这样才能真正读懂黄大年;他反复推敲自己的宣讲稿件,并通过关工委向园湖路小学建议设置黄大年展览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林恩材多次呼吁要不遗余力地为弘扬黄大年精神鼓与呼,“引导青年人学英模、做英模,是我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
61年过去了,当年连公交车都没有的青山路一带早已变成繁华的市区,经常外出散步的林恩材总是惊叹于首府数十年的巨大变化;与外地的亲友、学生聚会时,他常常不遗余力地推介南宁和广西,“广西是我的第二故乡,献身壮乡,我一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