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擎创新之旗 发展只争朝夕——广西科技创新成效综览
“玉柴研制的新型船电用柴油机,全面取代进口欧美国家的高速大功率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宝骏E100小巧灵活,价格很实惠……广西的科技真了不起。”泰国女大学生琵亚提妲·德奇玛5月21日参观了广西科技创新成果展后啧啧赞叹。
2018年广西科技“两周两展”活动5月19-26日与全国同步举行。今年“两周两展”实现了“三个首次”:首次整合“广西创新驱动成就展”和“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两展合一、首次设立广西重大创新成就展区、首次设立成果发布及科技招商区。创新成了科技活动周的新标识。
在这个激烈追逐创新的时代,如何解好创新驱动发展这道时代考题?
下好“先手棋” 构筑“强磁场”
经济后发,如何追赶?
在5月28日召开的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指出,全区上下要按照“五个扎实”“四个下功夫”要求,以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做大做强工业规模和总量,着力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提升工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方式向内涵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向中高端高附加值转变、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越是后发展、欠发达,越要在创新上下苦功。”自治区主席陈武明确提出广西要把创新摆在全区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借力创新、加速抢跑、弯道超车。
守正开新,气象万千。
下好“先手棋”,构筑“强磁场”,让创新型广西建设有更强劲的动力,让赶超跨越征程上有更一致的步伐……广西的答案掷地有声。
谋篇布局,纲举目张,创新驱动顶层设计日臻完善。全区建立了以创新驱动“1+8”文件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基本完成了创新驱动顶层设计,出台了《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绘就一张确保创新落地的路线图、时间表。
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组织机构日益健全。自治区党委、政府成立了自治区科技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自治区科技创新发展办公室,建立完善自治区财政科技计划管理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统筹协调与决策机制。
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围绕打造“九张创新名片”部署配置创新资源,系统支持产业科技创新。全区组织凝练出糖业二次创业技术研发、智能化工程机械技术创新等13个科技重大专项,实施129个项目,带动优势领域科技攻关实现重大突破。
深植厚培,立根固本,自治区本级财政新设创新驱动专项发展资金,从2017年至2020年规模为50亿元。其中,广西大手笔投入自然科学基金,从原来的每年6500万元增加到2.5亿元,此举走在全国前列。
“差距就是发展空间,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传统做强,新兴做优,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我们必须以非常之为,建非凡之功。”自治区科技厅厅长曹坤华表示,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激活了科技创新的时代伟力。
破除体制藩篱 激发创新活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刻不容缓。改革就要对着痛点难点去,助推我区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大刀阔斧、招招给力。
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较早地出台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计划和科技项目管理改革方案,对分散在10多个部门的130多个科技专项进行优化整合,形成新五类计划体系,科技资源长期存在的分散、封闭、重复、低效等瘤疾得到明显改善。
敢为人先,善破勇立,在全国首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在全国首次成功探索推行科研项目申报常态制,降低申报门槛,常年组织项目申报,以机制体制的“软优势”弥补科技资源不足的“硬短板”,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申报项目的积极性,2017年全年共受理科研项目申报材料8163份,同比增长47.2%,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引起积极反响。
靶向施策,革故鼎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认定标准,我区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指导高校、科研院所制定出台各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分配方案和流程”,扎实推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使“躺在抽屉睡大觉”的科技成果投入市场怀抱。2017年全区完成科技成果登记4109项,同比增长22.1%。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广西大学教授、广西博世科董事长王双飞表示,创新为上,改革当先。我区新一轮的科技体制改革为破解科技领域的诸多发展难点披荆斩棘,那些横亘在创新道路上的拦路虎被移除了,为创新增添了动力,为发展增加了红利。
铸造创新强大引擎 支撑经济赶超跨越
高端铝合金型材制成大推力火箭可上九天“对话”太空,制成万吨巨轮可下五洋“叩问”深海,制成高速动车组可与风竞速。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南南铝技术装备水平居世界同行业前列。
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柳工集团调研时说:“改革创新对老牌国企至关重要。如果企业机制体制不活,那就等于背着沉重包袱甚至是捆住手脚去跟别人赛跑。一定要在深化改革上下更大功夫,让企业轻装上阵,在市场竞争中跑出好成绩。”
谁拥有创新驱动的强大引擎,谁就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创新有如杠杆,总能撬动众多领域,带来一个个奇迹。我区围绕广西千亿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从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到产业化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难题。传统产业告别“傻大黑粗”,焕发青春活力,新兴产业茁壮成长。全区千亿元产业增加到10个,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柳州汽车、玉林装备制造、百色生态型铝及北海、南宁、桂林电子信息等产业基地快速发展,高成长性、高技术产业日新月异,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5.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5个百分点。
让我们分享一组组佐证我区创新实力日趋壮大的数据: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贡献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40.41%提高到2016年的50.54%。2016-2017年全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比上年提高1.67分,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指数比上年提高4位;
2017年,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千家达1204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2.8倍;全区拥有发明专利18277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81件,同比增长27.23%,增长率位居全国第九位。
让我们展示一张张见证我区创新持续升级的成绩单:
我区在柴油发动机、铝合金、工业废水处理、杂交稻优质化育种等领域取得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主持或参与的24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7年度广西技术输出和吸纳交易合同数合计5951项,合同成交额117.7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为7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和6.2%。
挽海弄潮联四方,八桂腾跃起风云。发展永无止境,创新同样永无止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西奏响创新最强音,推动经济更加稳健向前。(原文编辑:覃柳丹 作者:李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