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贺州:“地下雪梨”富民增收
2018-02-22 14:57:06  |  来源:人民网  |  编辑:唐志强

  人民网贺州2月22日电(记者 庞革平)春节,走进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总能看到农户在农田里用耙子熟练地翻开厚厚的土层、猫在地里寻“宝”的身影。

  这种宝贝土名叫马蹄,学名荸荠,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

  马蹄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出产,算不上什么稀罕物。然而,业内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马蹄看中国,中国马蹄看广西,广西马蹄看贺州。”资料显示,我国的马蹄产量占全球95%以上,广西马蹄产量占全国70%以上,贺州马蹄产量占广西70%以上。

  “鹅塘村民种植马蹄叫芳林马蹄,这种马蹄对自然条件要求特别高。”在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塘面村,聊起马蹄,马蹄协会会长古越南侃侃而谈。

  古越南介绍,早在清代,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芳林村就开始种植马蹄,一直延续至今。发展到现在,芳林马蹄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认定中介绍,芳林马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包括:黄田镇、公会镇、望高镇、西湾街道、水口镇、大平乡。

  经过数年发展,贺州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马蹄生产基地,种植面积有4878公顷,年产马蹄160593吨,种植面积最多的年份达5347公顷,产量达181883吨。目前,贺州拥有马蹄食品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生产能力70000吨,其中有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龙头企业,1家企业被认定为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每年销往欧美市场及新、马、泰等地的马蹄罐头、马蹄粉、马蹄糕等加工品超过15万吨,产值2亿元以上,马蹄生产已经成为贺州市农业的一个支柱产业。

  “贺州出口的马蹄罐头占全国一半以上,但马蹄皮却成了垃圾,被当地农民丢弃。”为了变废为宝,贺州市积极开展科技攻关。贺州学院教授罗杨合从马蹄中分离出36种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3项,领衔完成了广西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项目《广西特色药食两用果蔬马蹄抗氧化饮料中试研究》。研究成果在全国最大的马蹄加工企业贺州嘉宝食品有限公司和荔浦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应用,使毛马蹄加工率由60%提高到100%,节约成本6.5元每吨,延长产品货架期1个月以上。

  在罗杨合教授的带领下,贺州市组建了广西果蔬保鲜和深加工研究院士工作站、广西果蔬保鲜和深加工研究人才小高地、广西马蹄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了以马蹄皮为原料的澄清型马蹄抗氧化饮料、马蹄果醋及果醋饮料等。

  “专家把新品种的马蹄苗推荐给我,教我育苗时撒食用菌菌渣有机肥作为基肥,盖防虫网防治和减少害虫的侵害,现在我种的马蹄一亩产量最高的有8000斤,差不多是以前的2倍,这多亏了专家的帮助。”贺州市钟山县公安镇江台村马蹄种植户钟庆柳高兴地说。

  近年来,贺州市在八步区桂岭镇进民村和英民村、钟山县公安镇江台村、昭平县凤凰乡、平桂区羊头镇扶持农户建立马蹄新品种桂蹄3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其中钟山县的马蹄种植基地从2016年的190亩扩展到1200亩,八步区桂岭镇马蹄种植基地从30亩发展到800亩,马蹄产业不断壮大。

  此外,贺州市对扶持种植的示范户进行肥料、农药等农资补助以及技术跟踪服务,农技人员每月定时到户察看马蹄生长状况,改变农户传统的种植观念和不规范的种植技术,特别是改变农户觉得施肥和用药越多越好的习惯,减少了化肥、农药和人力等方面的投入,使得马蹄的品质更好,产量更高。

  “从目前来看,新的种植区域发展势头良好。”古越南介绍,下一步,贺州将继续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持续开展病虫害防治研究,筛选更多抗病品种和有效药剂,通过开展荸荠酒发酵工艺技术研究,扩大马蹄的产业链,持续开展马蹄适用技术培训班,以科技助推马蹄产业健康发展,达到富民增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