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巧手织出幸福花 ——龙州壮锦“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发展见闻
2020-09-04 09:57:31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唐志强责编:赵滢溪

巧手织出幸福花 ——龙州壮锦“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发展见闻

  小织锦能手传承技艺。

巧手织出幸福花 ——龙州壮锦“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发展见闻

  织娘领到收益金喜笑颜开。

  本报记者 秦 雯 文/图

  近日,龙州壮锦“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收益发布会在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中心广场举行,当地47名“居家就业”的织娘领到了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派发的今年第二季度的14.7万元收益金,屯里洋溢着一派丰收的喜悦。

  以文化为支点,力推精准扶贫;以织锦为重点,传承民族技艺。在这个山青水明的小山村,壮锦工坊建立3年多来,越来越多的乡村妇女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了就地创业,增收致富。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壮锦,为山里织娘们铺就了一条奔向小康、通往幸福的锦绣大道,也为我区探索出“非遗+扶贫”的文化扶贫新模式、新思路。

  1  在家织锦,居家创收,“老手艺”变成致富“金钥匙”

  一张机,两只手,几缕线,伴随“哐当、哐当”的节奏,48岁的织娘沈秀荣熟练地投梭、拉扣、踩踏板,经纬交织间,各色棉线慢慢织就一幅色彩绚丽的美丽壮锦……

  走进沈秀荣的家,全新的液晶电视、双开门冰箱、品牌消毒柜,墙上显著位置贴着一份《脱贫光荣书》,宣告着这个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已于2018年顺利脱贫。在大家的印象中,曾经因为家庭贫困与孩子病情总是愁云满面的沈秀荣,如今已大不相同。龙州壮锦“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成立后,她成为第一批免费接受培训的乡村织娘。如今,家里的5台脚踏提花织锦机成为她脱贫增收、迈向小康生活的“金钥匙”。仅依靠居家织锦,沈秀荣今年第二季度就获得纯收益6166元,再一次成为村里的季度冠军。

  2016年,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广西博物馆的指导和当地政府的配合下,广西有关文化企业、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等筹资在板池屯建立起了“龙州壮锦技艺工坊”。工坊以“政府+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形式,组织鼓励贫困家庭妇女参与免费技艺培训,通过导师传帮带,让她们掌握织锦技能,在兼顾农活、照顾家庭的同时,做到“居家创业,家门口赚钱”,增强凭着自己勤劳双手致富的自信,助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与“推广性传承”。

  走进板池屯,不时听到欢声笑语。如今,“在家织锦、居家创收”模式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脱贫致富的“金钥匙”。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目前全村170多户中加入壮锦“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织锦队伍的就有54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织娘中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12岁。她们在兼顾农活和家庭的情况下,每天织锦2至4小时,通过按件计酬的方式,年收入可达一万元左右。截至2019年7月,织锦队伍中的18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目前该工坊年产值达80多万元,系列织锦产品产量以每年15%的速度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加入工坊,织锦队伍不断壮大,她们用勤劳的双手织就美好的生活。

  2 点燃记忆,传承技艺,民族文化瑰宝重焕光彩

  龙州壮锦具有悠久历史,壮锦中的蟒龙锦图案就是1982年在龙州发现的,现已成为壮族织锦的经典符号,被广泛运用。历史上,壮族织锦是当地妇女的日常女红,在板池屯,织锦技艺已传承上百年。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更新变化,古老的壮锦技艺日渐式微。如今,融入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营销手段的壮锦生产,让留守妇女在兼顾农活和家事的同时,通过织锦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织娘们脸上笑容变多了,也更加爱护和珍惜为她们带来好生活的壮锦,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稚龄孩童,板池屯已经形成自觉传承非遗技艺的浓厚氛围。

  76岁的李艳芬是板池屯年纪最大的织娘,但她的干劲和实力可不输年轻人。白天空闲时,她织些色彩丰富、图案复杂的壮锦,夜里光线不好时,就织些相对简单的素色织品,一季度织锦收益能达5千元左右:“我们老人家,能在家照顾孙子,还能挣钱,真的很好!”

  在织娘李雪娇的家中一角,整齐堆放着不少成品壮锦,家中年近古稀的母亲和小学在读的女儿,祖孙三代如今都能熟练地运用织机:“这是我家的‘存折’,壮锦堆得越高,我们的收益就越多。”刚满12岁的潘俊欣,从小在织机旁长大,耳濡目染下,她对这项民族技艺发自内心的喜欢,布置织机、张罗配线、织花编穗……她精挑细编的过程,俨然一副“接班人”的架势。

  把非遗保护的重点放在村寨里,以激发当地生产生活活力为目的进行活态保护,织锦这门古老的技巧,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越加鲜亮。“把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转化为都市消费的文化产品,既能改善农村妇女的生活,又可以培养民族织绣文化传承人。”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会长贺卡表示,如今龙州壮锦技艺工坊不仅成为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展示空间,也是非遗保护的传承空间、文化创意的发展空间,更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空间。

  壮锦织锦的生产既要有文化内涵,也要有市场发展意识,才能更好地赢得市场。广西博物馆党委书记吴伟峰认为:“壮锦生产要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同时融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营销手段,设计要‘时尚化、个性化、生活化’,市场开拓要‘大众化、国际化’,最终使壮锦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与刚需,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加强设计,开拓市场,非遗保护与文化扶贫双丰收

  壮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如何让壮锦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通过“非遗+扶贫”方式成功创收?市场推广是关键一环。“将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有效地利用到时尚创意设计中,紧扣生活细节,才能实现以文化传承为基础的市场发展。”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紧扣“设计+市场”这个终端,该公司在设计、物料、培训、生产、销售上实现5个“统一”,为非遗产品找市场,免去织娘后顾之忧,实实在在让“居家创业”的织娘增收。他们联合国际知名的意大利品牌设计团队、中意文化交流协会共同建立了壮锦品牌运营团队,并在意大利建立了中意壮锦设计中心、中国壮锦文化推广中心,向海外推介广西壮锦,向世界传递广西文化名片。

  龙州壮锦技艺工坊在2018年成为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支持的全国首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之一。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周建洪表示,壮锦工坊以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方式,使就业工坊跟着乡亲走,乡亲跟着扶贫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体现了精准扶贫中的非遗力量,在“设计+市场”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近年来,广西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结合自身民族多样、文化多元的特点,引导全区各地探索和实践“非遗+扶贫”的文化扶贫之路,促进百姓增收,在就业培训、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呈现出崭新气象。香气四溢的豆豉、牛巴,造型别致的芒竹编、油纸伞,工艺精美的刺绣、服饰……这些留存在人们记忆中的非遗技艺,如今成了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法宝”。目前,我区已建成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工作平台386个,由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示范户、工坊、工作站和各级非遗保护中心、公共文化机构组成系统的培训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常态化技能培训服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非遗保护与文化扶贫双赢互利,让更多民族文化瑰宝在更高舞台上重焕光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