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美丽村屯建设让良田村喜变“旅游村” ——广西浦北县白石水镇良田村的蝶变
2020-09-03 09:36:51来源:人民网编辑:唐志强责编:赵滢溪

美丽村屯建设让良田村喜变“旅游村” ——广西浦北县白石水镇良田村的蝶变

  良田村千亩番石榴基地。李海泉摄

  每逢节假日,广西浦北县白石水镇良田村便打破往日的平静。村中欢声笑语不断,游客或在果园摘果,或在共享厨房里学当“大厨”,或在农夫俱乐部里体验劳动……络绎不绝的游客,让这座八桂田园乡村逐渐热闹起来。

  “自从开发了乡村旅游,我们村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既卖风景又卖果实,每年每户可增收2万元。”自称“五哥”的大伯边给旅客称番石榴边乐哈哈地说。

  良田村原是浦北县“十二五”贫困村,全村耕地面积1700多亩,人口25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45户735人。当时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200元。

  近年来,良田村依托位于五皇山脚下的资源优势,以发展观光农业番石榴为基础,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风貌改造,一跃发展成为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景区,实现了从“贫困村”到“示范村”的蜕变。

  从没有水泥路到“户户通”

  “全村没有一平方米的水泥路,有小车都开不进来。”浦北县帮财番石榴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梁帮财一语点出了良田村当年的窘境。

  20世纪60年代,从白石水镇江口大队分出来的良田村一贫如洗。群众住泥砖瓦房,收入主要靠种水稻、荔枝,全村没有一个水泥球场,9个自然村没有一平方米的水泥道路。因村里一度难以发展,不少村民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美丽村屯建设让良田村喜变“旅游村” ——广西浦北县白石水镇良田村的蝶变

  美丽的良田村。李海泉摄

  “要想富,先修路。”2012年,从县里派驻良田村的第一书记覃金华,决定把修路作为上任后办的第一件事。为了推进修路工作,覃金华“绑上”了良田村党员梁帮财一起做群众工作。“修路村民们都赞成,但少数占用到自己土地的村民就不乐意了。”梁帮财说,但为了村里发展,即使遭到谩骂也要坚持下去。

  道路建设遇到的第一大难关就是资金。2013年修丰木山自然村的路时,集资缺口10多万,梁帮财二话不说,直接垫资,至今这笔钱一直没收回。“后来才发现,梁帮财把送子女上学的钱也垫上了,他妻子要给子女交费,才发现钱没了。”覃金华说。

  正是看到梁帮财这种精神和劲头,村民建设家乡的热情被激发了起来,覃金华也积极向上跑项目,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驻村四年间,他所骑的单车就创下5万公里的骑行记录,被乡亲们誉为“单车书记”。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良田村一改过去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如今,全村修建水泥路约6公里,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的目标;全村从无到有,建成了标准化篮球场5个、舞台2个,所有的村民小组安装了照明路灯;村委加建了新楼,小学有了新教学楼……

  番石榴种出一片“新天地”

  基础设施虽完善了,但想让一个村子富起来,还得有产业的支撑。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梁帮财结合自己多年的水果生意和村里多年种荔枝、香蕉的习惯,经与覃金华商量,决定在村里发展“见效快、产量高、销路好”的台湾番石榴,带动村民大干一番。

美丽村屯建设让良田村喜变“旅游村” ——广西浦北县白石水镇良田村的蝶变

  良田村千亩番石榴基地。李海泉摄

  “起初,我们挨家挨户去动员,但没有村民愿意种,因为村民不相信这种长在山上的东西能种到田里。”梁帮财说,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他自费在每个自然村选几名积极性比较高的村民,分4批共43人送往广东的番石榴种植基地现场参观。同时瞒着家人把家里仅有的15万存款,拿去买了3万株树苗,以赊销的形式发放给群众种植。

  这样一来,村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包括梁帮财自己租种的几十亩,全村首批就种了近200亩番石榴。

  自2014年底,村民看到首批番石榴取得良好收成后,纷纷向村委申请果苗种植。同时村里也开起了番石榴种植培训班,指导村民学习相关种植技术推动番石榴产业发展。目前,良田村番石榴种植规模达1500多亩,全年番石榴产量达420万公斤,每年每亩为农户创造收入1.6万元。

  “你看,那栋三层半的新房就是我的家。”指着红色小楼房,翁守王有些激动,“起初我不相信种植番石榴能成功,后来没想竟靠它走上了脱贫致富路。”55岁的翁守王是村里最迟种上番石榴的,但后来他却弯道超车,成为全村种果最成功的,每年都有四五万元的收入。

  贫困村喜变旅游景区

  “没想今天来到现场,看着美丽的乡村风光,采摘新鲜的番石榴,真是另一番情趣!”今年五一小长假,带着一家人从北海自驾游来到良田村的刘女士说,此前曾在网上买到良田村的番石榴,如今来到现场让她格外高兴。

  自从村里建起了番石榴基地,良田村又做起了“农旅文章”。该村依托位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皇山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大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布设了彩虹花廊、芭乐荷苑、奇缘艺术公社、滨水蓝紫花带等景观景点,发动村民建起了农家乐、乡村便捷民宿、农家共享厨房、烧烤场等基础设施,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美丽村屯建设让良田村喜变“旅游村” ——广西浦北县白石水镇良田村的蝶变

  自行车队到良田村观光旅行。李海泉摄

  如今,这座方圆仅16平方公里的小村庄,观光景点达38个,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一跃成为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景区,成为浦北县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的典范。

  “一到节假日,大家就来了,空地里都摆满了车。”村民梁德伟说,村里开游泳池的、开“共享厨房”的、搞民宿的等,都有不错的收入。

  徐艳燕是良田村委坡心村人,以前一直与丈夫梁帮雄在广东务工,2015年看到村里发展乡村旅游,便果断回家开起了农家乐。“这两年,随着游客的增多,生意还不错,多的时候每月有1.1万元收入,少的时候也有4000多元。”聊起自己的农家乐生意,从村民变老板的徐艳燕脸上挂满了开心。

  “这些年,良田村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番石榴观光农业,不仅于2015年实现整村脱贫目标,还一跃成为乡村旅游示范景区。”看着日新月异的良田村,良田村支书甘荣心里也乐开了花,现在良田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达11000元,较2012年翻了一倍多。(黄燕堂、覃科棵、王功孝)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