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金融开放门户释放新动能 助力广西自贸试验区发展
2020-08-31 17:20:4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唐志强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报道(黄月芬):“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广西改革发展的重大使命,这块金字招牌来之不易。”8月28日,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一周年之际,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战勇接受媒体集中采访,介绍一年来广西推动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建设的创新举措和突破性成效。

  (有修改)【A】金融开放门户释放新动能 助力广西自贸试验区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战勇接受媒体集中采访  摄影 黄月芬

  巧打“组合拳” 推动金融开放门户建设

  战勇介绍,一年多来,广西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推动金融开放门户建设。

  建立领导机制,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亲自挂帅,实行“领导小组制+指挥部制”,统筹解决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各项工作的实施;强化顶层设计,针对金融开放门户、自贸区、陆海新通道、信息港、大湾区等多项国家政策叠加的背景,进一步完善金融开放门户实施的配套政策,同时正在研究编制《广西金融空间布局规划》《广西“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指导各市金融发展;开展对外金融合作,根据国内外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和金融机构布局情况,瞄准金融中后台、金融科技、金融智库等重点标的,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泰国曼谷、新加坡等地,开展务实合作,增进广西金融要素的集聚。

  在打造重大金融发展平台方面,战勇表示,广西统筹推进保险综合创新试验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跨境金融创新试点、直接融资改革创新试点、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农信社改革试点“六大试点”;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离岸金融中心、区域性货币清算中心、跨境投融资中心、跨境金融中介服务中心“四大中心”;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财富管理服务基地、金融信息服务基地、金融交流培训基地“四大基地”;努力健全中国—东盟大宗商品现货交易、黄金产业交易、区域股权投资、区域产权交易“四大市场”。

  一年发展 金融开放迈大步

  “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以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为抓手,推动广西金融改革开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战勇说,2020年6月末,广西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46万亿元,同比增长9%;上半年累计新增存款2945.5亿元,同比多增983.3亿元;广西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36万亿元,同比增长16%,高出全国3个百分点,排全国第六、西部第一位。上半年广西直接融资1029.2亿元,同比增长65.5%,创历史同期新高。

  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广西已完成90余项体制机制改革。其中,实现重大改革突破18项,包括中国—东盟金融城建设、移动支付先行区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筹建、边境口岸贸易结算互联互通体系建设等。此外,广西已启动并正在推进的重点事项有35项,包括面向东盟离岸信息港建设、设立广西合资证券公司、打造跨境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等。

  战勇强调,2020年以来,广西已陆续举办工业、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建筑业、环保、外贸等产业政金企对接活动,有效促进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接服务企业力度,实现融资服务的广泛对接。围绕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广西推动出台金融服务工业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良好引导和激励。2020年6月末,广西制造业贷款余额2365.5亿元,同比增长18.7%,高于上年同期16.1个百分点;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行业贷款余额7978.6亿元,同比增长12.2%,高于上年同期7.4个百分点。

  同时,广西开发上线了广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构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县三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一张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平台及时开通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需求发布通道,推出50亿元国开行抗疫专项贷款和转贷款、500亿元财政贴息复工贷等政策性产品供企业申请,为解决广大企业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