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教农民种菜 带农民致富
2020-08-10 09:40:13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唐志强责编:路晶森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技术和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把科技成果转化到农民钱袋里……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黎炎博士工作28年来一直忙活这些事并乐此不疲。

  作为广西蔬菜瓜果创新团队育种与栽培功能专家、广西脱贫攻坚贫困村科技特派员蔬菜产业科技服务团团长,近年来黎炎几乎跑遍了广西所有的县(市、区),开展产业咨询和手把手的技术指导,教农民种菜,带农民致富。仅在贺州市八步区一带,就帮助当地建立了万亩供港蔬菜基地,为600多名贫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同时,持续培训基层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农民,受益人数达几万人。

  2019年10月,在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上,黎炎等92名科技特派员获科技部通报表扬。

  A 培育优良新品种促农民增收

  “只要是蔬菜产业需要的,再苦再累我们都会去做,并尽力做好。”这是黎炎最常说的一句话。

  冬瓜节瓜是广西大宗外运蔬菜的主角。但广西传统品种贮藏后肉质容易变软,口感不好,有酸味,市场价格低,农户收益不理想。如何破题?黎炎从培育优良品种下手。

  冬瓜节瓜育种的理论知识、方法、技巧等,国内外均没有太多资料可以借鉴学习,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黎炎每走一步都伴随着汗水和克难攻坚,这其中的艰辛外人难以想象。

  蔬菜生长快、生育周期短,是种植业中用工最多、最累人、最精细的活。特别在高温炎热的夏秋季,病虫害发生严重,土壤需水量大,防病、防虫、水肥等田间管理工作不及时到位,则会严重影响试验。“所以得像侍候婴儿一样细心地侍候植株。”冬瓜节瓜从播种到收获平均大概要100天,每年播种两茬,从育苗、种植、开花套袋、授粉、性状观察、选择瓜型、采摘、测量数据等等一系列繁琐的育种工作,直到种子的处理,每年200多天都要关注田间的试验情况。“观察鉴定品种适应性时,天热了要观察冬瓜是否耐高温,天冷了要比对冬瓜的耐寒性,还要看它抗不抗病虫害,产量高不高。只有经常到实地反复仔细观察,你才能确切地判断不同品种的优劣和特征特性,从中选出经得起考验的优良品种。”黎炎说。

  为了选育一个好的品种,黎炎常常顶风冒雨、逐日伴星,把希望播散在田野上;为了鉴别一个好的品种,她不厌其烦地品尝数百个瓜,在数千种组合中筛选培育……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好口碑,一个新品种好不好,我们说了不算,农户说了才算。”黎炎总能以农户为中心开展科研。

  辛苦的付出换来了喜人的收获。这些年来,黎炎主持育成节瓜新品种6个,作为主要完成人育成冬瓜新品种4个。这些新品种大部分都成了冬瓜节瓜界的“当家花旦”,在广西大面积推广种植,不少农户凭借种冬瓜节瓜的收入盖起了“冬瓜楼”“节瓜楼”。

  B 建供港蔬菜基地助贫困户拔穷根

  “全靠黎专家的指导,我建起了大棚蔬菜基地,用上了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种上了毛节瓜等粤港澳热销蔬菜。这两年每年收入有30多万元。”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兴华村蔬菜种植大户候新柱说起黎炎赞不绝口。

  候新柱种植的蔬菜面积已达100多亩,带动了当地一批农户增收致富。

  “搞农业这行,必须吃得苦,沉到田间地头才能有收获。”2014年以来,作为科技特派员,黎炎负责对接贺州市八步区的蔬菜产业科技扶贫工作。

  八步区铺门镇是八步区新兴蔬菜产区,拥有与广东交界、交通便利、适销粤港澳等优势。初到铺门镇,黎炎发现这里无论是种植技术、蔬菜品种都很落后。

  “符合粤港澳地区消费习惯的节瓜一般是瓜长15到17厘米,单瓜重6两到8两就上市,非常鲜嫩,铺门镇种出的菜适销对路。”黎炎专程赴广东东莞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开展产业调研,为当地定下了蔬菜发展方向——不改变铺门镇打造蔬菜基地的大方向,但应主打粤港澳热销蔬菜品种,种植的蔬菜品种、质量必须与粤港澳市场接轨。

  为了提高蔬菜市场竞争优势,黎炎积极引进筛选出毛节瓜、豆杯(食苗豌豆苗)、大棚苋菜等蔬菜新品种16个、蔬菜集约化育苗等新技术5项,大力示范推广专销粤港澳市场的蔬菜品种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生产出精品蔬菜投放市场。

  目前,黎炎对接的八步区共有蔬菜种植大户110户、合作社13个、种植企业6家、营销主体4个。短短几年,铺门镇蔬菜种植面积由2014年的3000多亩发展到现在有名的万亩供港蔬菜基地,给当地600多名贫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蔬菜种植岗位和经济来源。

  C 传经送宝 授人以渔

  近年来,黎炎走遍了广西100多个县(市、区),根据当地产业,围绕品种更新换代、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品牌建设等内容,对县区农业局、乡镇农技站、企业、种植大户、农民开展不同层次的科技培训,并到田间现场指导、实地操作,解答培训班学员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有什么好的品种给我们种?”“什么时候种植价钱最好?”“这是什么病?怎么防治?”……在蔬菜种植区,黎炎明星一般受种植户追捧。

  “到基层,我们经常被农民学习农业技术的热情所感染,更有动力把科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了。”黎炎说,近年来,她培训指导过的基层干部、种植户几万人次,受益群众数万人。

  不少蔬菜种植户亲切地称黎炎为“技术保姆”:“我们都留有黎老师的手机号码或微信号,经常远程询问蔬菜种植技术,黎老师总是耐心地为我们解决问题。”

  黎炎还有一个身份——科技特派员蔬菜产业科技服务团团长。近年来,在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种植户较多的蔬菜产区如贺州八步区、资源县、上林县等多个县区,黎炎建立了蔬菜种植技术微信群、QQ群,通过网络随时解答农民遇到的技术问题,为贫困村传经送宝。

  不仅如此,黎炎近年来组织广西区直12个单位50名科技特派员,对广西32个贫困县区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和产业科技服务需求进行调研,与有蔬菜产业科技服务需求的48个贫困村签订科技帮扶协议。

  在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科技特派员周建辉等引进推广高品质甜瓜品种桂密12号,亩产值提高60%,成为贫困村增收生力军。

  在天峨县六排镇令当村,科技特派员吴永升等指导村里建立起了200亩的蔬菜基地,配置了标准大棚、小拱棚、地膜覆盖,稳步推进当地脱贫致富的进度。

  ……

  “教农民种菜,带领大家致富,这是我最大的心愿。”黎炎说。(广西日报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关妮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