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南宁市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扩面提质增效
2020-06-16 18:32:38来源:南宁日报编辑:刘洋责编:路晶森

  破难治薄勇攻坚 拓路前行增底气——南宁市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扩面提质增效  

  脱贫攻坚一线再传捷报:截至6月5日,全市155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有关指标任务,继去年实现历史性突破后又率先揭榜、领跑全区。 

  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长效增收,事关脱贫攻坚目标实现和基层治理效能,事关乡村振兴大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决策部署,结合“先锋引领·脱贫攻坚”大行动的深入实施,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策支撑,加大资金投入,注重人才引育,拓宽增收路子,持续攻坚推进,使“空壳村”不再空壳,“薄弱村”不再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华丽蜕变。 

  责任实: 

  上下同心勠力攻坚 

  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子,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空壳村”。 

  为什么有“空壳村”?邕宁区那楼三江村的历史很有代表性。“上世纪80年代,全部土地都承包到各个农户,一些集体所有的山塘、禾场、晒场也属生产队所有,并大部分承包给个人,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资产几乎空白。”三江村支书李文倾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年村委想发展大头菜种植产业,但没有启动资金,有好想法却无法付诸实施。村委想修建一些基础设施项目造福群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几年前,南宁市很多村都是“空壳村”“薄弱村”,村组织运转基本靠“补”,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靠“要”,公益事业基本靠“捐”,自我发展能力差。 

  怎样补齐这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短板”? 

  近年来,南宁市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小东靠前指挥、统筹谋划决策、亲自部署推动,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多次率队深入县乡村一线调研指导,并作出“持续加强指导,注重点面统筹,落实落细各级责任,切实把关乎基层基础建设的村集体经济这项工作抓实做好”等一系列指示批示。 

  逐级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四级书记挂帅出征,带头落实;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加大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支持力度,握指成拳……南宁市以攻坚之势,破难治薄。 

  一个个“空壳村”迈上“脱壳之旅”,一个个集体经济薄弱村踏上“强村之路”,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逐步壮大——2019年底,全市1556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4万元以上,实现历史性突破。2020年6月5日,全市155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全部提前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有关指标任务。截至6月初,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3.8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82%。 

  过去,村里无钱办事,常常“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活动没人来”,凝聚力和号召力都比较弱,但如今已大变样。“村里办事有钱了,修了水泥路、建了污水处理池、安装了路灯,还拿出资金对子女考上大学的家庭给予教育奖励。村‘两委’让群众更信得过,说话更管用了!”李文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力度大:

  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基层 

  夏日,风景秀美、岩壁资源丰富的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客人,这里是国家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所在地。“村集体通过开发三甲·飞拉达空中公园和流转土地建设大棚生态种植果园等,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0多万元。”羊山村村支书李振立“底气”十足。 

  羊山村也曾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缺资金”成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最大瓶颈。近年来,羊山村利用上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入股公司、开发旅游项目、开展光伏项目建设和扶持扶贫示范园等,仅用两三年的时间,就把村集体账面从“0”改写成60多万元,成为马山县有名的富裕村。 

  这是南宁市突破制约瓶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没钱、没人、没项目……这都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近年来,南宁市紧盯瓶颈问题,加大资金、项目、政策等支持力度,推动各种资源和力量下沉,使村级集体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加大投入——在市委主要领导的亲自谋划和决策推动下,2019年、2020年市本级财政投入1.64亿元、1.89亿元,示范带动县乡村不断加大投入,2016年以来,南宁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超13.47亿元,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项目倾斜——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落地,2019年、2020年分别获得124、157个项目支持,涉及资金超1.4亿元,涵盖特色种养、仓储物流、物业资产等领域,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拔地而起,形成了项目支撑产业、产业反哺项目的双赢局面。 

  政策支持——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围绕自治区出台《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等各类政策,从财税、土地、金融、项目等方面完善扶持措施,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 

  人才保障——坚持尽锐出战,近年来全市投入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总数达4.67万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民职业经理人和新型职业农民,推广“两培两带两促”模式。目前全市有农村致富带头人2000多名。 

  路子宽:

  产业带动实现“多腿走路” 

  从空中鸟瞰,在马山县金钗镇龙印村层层叠叠的山峦中,“镶嵌”着不少新建的房子,格外醒目。“这是龙印村生态种养综合示范园。我们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鸡、猪、牛养殖等扶贫产业,劈山拓地建成了养鸡场、养牛场、养猪场和果蔬基地,盘活了300多亩荒坡,以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贫困群众增收。”龙印村第一书记温金华说。而这些特色种养,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2019年龙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3.57万元。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关键在于因地制宜,走对路子。南宁市坚持产业带动,大力发展县级“5+2”和村级“3+1”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全市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0%以上,为村集体增收注入“源源活水”。 

  怎么把路子越走越宽?南宁市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经营、物业经济发展、产业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发展等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模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多腿走路”。 

  隆安县古潭乡马村利用本村资源优势,盘活集体资产,对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场地等集体资产,通过承包、租赁、参股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沉睡资源”变成了“活资产”。 

  武鸣区引导60个村民合作社抱团投入318万元,整合已建成的“远教广场”电子屏和在建的“党建云屏”,打造党建“云屏惠农”广告租赁产业园,与南宁天达农业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单位)签订了首期3年的广告投放协议,广告费总额约158万元/年,每年仅广告收入每村就可增收2.5万元以上。 

  “目前,通过资源开发、资产盘活、产业带动、物业经营、服务创收等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占总收入的85.92%;通过股份合作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占总收入的14.08%,稳步推动解决发展集体经济‘一股了之’问题。”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南宁市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保障。(记者 杨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