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壮大村级产业项目助推脱贫攻坚

南宁日报2019-03-04 15:32:15

壮大村级产业项目助推脱贫攻坚

  隆安县南圩镇帮宁村第一书记黄寒(中)前往刚刚脱贫的杨文新家了解情况。 本报记者叶子榕 摄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给隆安县南圩镇帮宁村带来了美丽的景色,但贫瘠的土地也让这个拥有2062人的村子贫困发生率一度接近50%。

  帮宁村第一书记黄寒依托帮宁村土地资源优势,与村“两委”干部深入分析了帮宁村贫穷落后的原因后,提出了生猪养殖与种桑养蚕产业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一步步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这个深度贫困村的面貌。

  走村串户摸清贫困村家底

  “老杨,听说你回来了,我就过来看看,你在新区过得怎么样?”听说去年刚刚脱贫的贫困户杨文新回到帮宁村,黄寒和几位村干到他家走访,关心杨文新一家在震东新区的生活情况。杨文新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到震东新区,花了4万多元装修后,于春节前举行新房入伙,如今孩子在外地打工,孙子也进入新区学校读书,杨文新说起生活的变化脸上堆满了笑容。

  帮宁村位于隆安县南圩镇西南部,有10个自然屯、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24户,总人口2062人,贫困发生率曾一度接近50%。黄寒驻村后,马上在村屯开展调研工作,分析帮宁村深度贫困的主要特征。他介绍说,一方面帮宁村特困人口比例偏高,缺乏资金、缺乏劳动力、因病因残致贫现象极为突出。另一方面帮宁村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地处偏远,属典型的大石山区,地表水匮乏,土地贫瘠。

  此外,帮宁村大部分劳动人口文化程度低、缺乏劳动技能,部分贫困户脱贫意愿不强烈,经济能人少,带动能力弱,农民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要实现整村脱贫摘帽,首先要解决收入问题,发展壮大产业项目。”黄寒说。

  多方争取改变现状促发展

  帮宁村历来没有村级集体经济,为了实现村级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黄寒和村“两委”干部宣传政策,跑手续,协调土地流转,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两委”会议,培养带头人,监管项目建设,策划运营模式,等等。

  依托帮宁村土地资源优势,黄寒和村“两委”干部深入分析帮宁村贫穷落后的原因后,提出了生猪养殖与种桑养蚕产业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与帮宁村 “两委”干部通力合作,宣传政策,分工分责任到户走访动员,制定并落实土地流转工作方案,在短短一周内流转了帮宁村新民屯100亩土地,涉及整个新民屯46户村民(其中19户贫困户)。土地流转后,马上按照项目实施流程对接设计、施工,短短几个月时间,将流转的土地整合连片后进行机器翻耕,种植桑苗,同时建好蚕房及配套设施,目前已开始正式养蚕,预计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将吸纳30户以上贫困户到种桑养蚕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村委最终以“村民合作社+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利用市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流转本村新民屯20亩土地,建设年出栏量2000头生猪的养殖基地,目前已经开始养殖生猪,预计每年给村级集体经济带来收益12万元。

  建基础设施改善生活条件

  春节后,帮宁村新旺屯的人饮工程抓紧建设,黄寒几乎每天都到新旺屯施工现场看一看,紧盯现场的施工进度。此前新旺屯村民一直喝更望湖的地表水,随着近年来更望湖旅游兴起,水质受到影响,去年新旺屯开始打井,准备依托地下水建设供水设施,让村民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黄寒说,帮宁村去年共有4个屯开展了人饮工程建设,新兴、孔帮和多宁3个屯的人饮工程已经完成,替换了原有的老旧供水设施。

  贫困户李德民家一直没有自有住房,以往都是住在亲戚家或者在外打工,这种情况的贫困户在帮宁村一共有两户,去年通过危房改造,他们获得了3万元建设资金,都在去年建起了新房。

  黄寒还积极发挥后盾单位南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的行业优势,帮扶新旺屯篮球场周边铺设人行阶砖,折合资金约4万元,争取到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项目一线帮扶土地测量、工程预算审核等。通过南宁市城市管理局联系到南宁市三峰能源有限公司帮扶30万元、中建五局广西公司帮扶10万元,将40万元投入帮宁村集体经济项目,重点扶持特殊贫困户。同时,南宁市城市管理局扶持资金6万元,南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扶持4.2万元,通过这几笔资金,几户还没有安装门窗的贫困户装上了门窗,房屋漏水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村委办公、生活环境得到改善,龙念屯水利设施得到维修,产业项目也顺利完成建设。

阅读
 
编辑:骆秋妤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