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新型小蚕共育模式在广西诞生

2019-11-11 09:21:18 | 来源:广西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本报南宁讯 (记者/陈静)11月5日,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传来喜讯,小蚕规模化人工饲料共育中试试验在广西取得圆满成功,一种新型小蚕共育模式诞生。

  据介绍,2019年10月,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联合广西时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三江村,进行小蚕1-2龄人工饲料共育模式中试试验,饲养20张“桂蚕5号”,收获茧量762公斤,比全龄桑叶育的对照蚕种“两广二号”产量高1.1公斤/张,小蚕质量稳定整齐。

  广西蚕桑产业规模大,产值高,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成效显著。目前,广西小蚕商品化共育率已达80%左右,年饲养量约600万张,产值7-8亿元。“养好小蚕一半收”,健康稳定的“商品小蚕”对广西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推广使用人工饲料养蚕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节省劳动力,每2-3天给一次饲料即可满足蚕生长需求,比传统养蚕工效提高3-5倍;二是安全性提高,可有效防病、防农药中毒,大幅提高养蚕成功率;三是可实现养蚕工厂化、标准化,不受季节、气候、自然灾害等影响。“人工饲料养蚕的推广应用,将改变千百年来栽桑养蚕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生产模式,助推广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

  自2009年开始,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开展了适应人工饲料的家蚕品种选育及饲料配方研究,并进行了小规模实验室试验,先后获批自治区科技厅科研项目2项,其中1项成果获得2014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8年11月,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与山东农业大学制定了广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研发计划及合作攻关协议。2019年首次育成了1对适应广西气候条件的人工饲料蚕品种“桂蚕5号”。前期扎实的研究工作,为广西开展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研发与推广奠定了基础。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