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南宁持续推进“一产显特色” 完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2019-09-26 08:49:41 | 来源:南宁新闻网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南宁持续推进“一产显特色” 完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图为工人在广西—东盟经开区绿霖公司生产线上包装杏鲍菇 潘志安 摄

  一根香蕉经过剥皮后进入生产线,只需20分钟就变身为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香蕉浆。“一吨香蕉可以制成0.6吨香蕉浆,一吨香蕉浆比一吨香蕉鲜果附加值高许多,出口赚外汇就更值钱了。”广西铂洋香蕉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该企业生产的香蕉浆顺利出口日本,这也是广西首批香蕉浆走出国门。

  农产品精深加工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利润,扩大销售半径,还推动完善了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现代特色农业健康高效发展。南宁市以培育和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任务来抓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20多家,有效促进了农业综合效益提升。

  延伸产业链

  加快产业富民步伐

  一只肉鸭直接售卖和加工后出售价差有多大?

  “经过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后,一只肉鸭的综合效益比养殖户直接卖到市场至少多出30%的利润。”广西华兴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周丰给出了答案。

  在企业生产车间里,一只只肉鸭通过现代化生产线加工成白条鸭、半片鸭、鸭舌、鸭下巴、鸭翅膀、鸭掌、鸭血等制品,被冷链车运送到各地销售。

  周丰介绍:“我们日生产能力是6万只。经过全封闭生产加工和全程冷链保鲜运输后,肉鸭制品可以延长保质期到7天。现在我们的加工品已经覆盖广西市场,还与甘家界柠檬鸭、南鸭榜以及全国有名的周黑鸭、绝味鸭脖等餐饮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目前,广西华兴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建成3个养殖基地,形成了从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标准化的全产业链。该公司总经理黄国文说:“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有效带动农户发展肉鸭养殖,统一养殖技术、固定收购价格,养殖户每羽肉鸭可获利2—5元。在坛棍村,我们已经带动214名贫困户脱贫,年增收近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20多家,其中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1家、20亿元以上企业2家,年销售额达10亿元企业9家,形成了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集聚的同时,也有效加快了产业富民的步伐。

  加强精深加工

  引导农产品走出国门

  在广西田野创新农业科技公司的种植基地里,芒果、百香果等水果挂满枝头。“我们的水果直接从基地拉到加工厂,加工成上百种产品。”广西田野创新农业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姚久国说。经过加工,基地的百香果果汁变成了水果饮料调味剂,果皮被腌制成了果脯;芒果变成了可口的果干……

  “现在企业和国内几大知名饮料生产商有合作,一些果干制品还出口欧盟国家。”姚久国自豪地说。

  随着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率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南宁农业加工品走出国门。横县茉莉花茶或依托本土品牌自主出口,或随“星巴克”“统一”“立顿”等国际知名品牌走出国门。

  我市注重加大对本土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加大对农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与加工的扶持,进一步抓好水果冷链贮运与保鲜加工,重点加强产地预冷和冷链物流建设,扩大水果初级加工覆盖面。同时,加快建设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多样化发展。

  截至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共212家,其中国家级14家,自治区级36家,市级162家。同时,南宁市还借助央企平台拓展产销新渠道,积极参加特定品种博览会,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加快产业振兴

  推动农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记者还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在补齐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特色品牌建设等方面短板的基础上,我市将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振兴,推动南宁农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据悉,南宁市将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深入贯彻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10+3”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推进粮食绿色高品质生产,加大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打造东盟和西南农作物优良新品种选育繁育中心;发展蔬菜商品化处理、冷藏保鲜,发展渔业高效循环水养殖模式;加强香蕉枯萎病和柑橘黄龙病的防控工作;提升特色水果产业布局,建设全国最具特色的优质晚熟杂交柑橘产区和火龙果产区;加强农产品品牌化发展,重点支持绿色产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的申请认证和扩展,培育市场溢价能力强、占有率高的优秀品牌;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提质升级,2019年力争新增5个自治区级、8个市级示范区,建成15个休闲农业示范区。

  南宁市还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和示范基地,形成农业科研院校、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网络。依托国内外高新院所等科研创新平台,联合开展影响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如香蕉枯萎病、柑橘黄龙病、水稻矮缩病等疫病防控技术攻关,促进我市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记者 阮晓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