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科技创新引领首府新兴产业发展

2019-04-22 12:00:49 | 来源:南宁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

  南宁有院士工作站6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50家;科技技术合同登记数、技术合同成交额、技术交易额连续多年排名全区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南宁科技事业从弱变强,走上了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南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发展作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不断激活推动经济发展的“创能量”,提升企业、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让科技成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引擎。

  尖端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以前,因创新能力不强,科学技术薄弱,南宁一些领域的生产技术未能摆脱对国外的依赖。要想实现突破,就要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我们通过承担南宁工业重大科技项目‘建筑构件连接处防水密封膏的开发及产业化’,成功开发出新型建筑节点防水密封膏材料,有效解决不同材质建造构件连接处防水材料粘结难问题。”广西金雨伞防水装饰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罗广燊说,目前项目年产能达20000吨,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000万元。

  同样是通过承担南宁科技项目,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汽车车身用高性能铝合金宽幅薄板,并实现产业化,不仅提高了南宁铝精深加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填补了国内轻量化铝合金车身板的空白。

  诸多“行业标杆”的背后是怎样的创新路径?南宁给出的答案是以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传统优势产业,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一批科技专项。

  近年来,一批批重大科技项目在南宁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充分彰显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仅去年,南宁组织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就达248项。通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12项,引导企业加大对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力度,取得了系列重要突破,南宁高新技术企业也增至750家,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建成6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依靠科技的力量。

  我市大力支持、鼓励与引导企业做好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出台《南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中共南宁市委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人才特区的决定》等扶持政策。

  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让院士、专家在南宁找到了更广阔的新舞台。截至目前,南宁共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69个、博士后工作站20个。与院士专家工作站对接的是袁隆平、左铁镛、王国栋等耳熟能详的院士和他们的专家研究团队,建站领域覆盖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站单位包括南宁多个大型国企、民营企业等。

  南宁企业获得多个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研发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局面……院士专家工作站已成为一座飞架于各路专家和企业间的桥梁,一批批核心关键技术难题通过这座“桥梁”实现落地开花,企业在科技的助力下实现了新飞跃。

  “两院院士是各领域的顶级专家,也是领军人物。院士专家工作站不仅促进了科研及产业资源对接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还优化了南宁创新资源平台,极大激发了南宁科技能量的释放。”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宁初步实现了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扩大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的对象、领域,形成了从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保护到转化应用的一体化服务模式,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落地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关键一环。但如何补齐成果转化短板,才能确保科技成果真正落地,这是广大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

  南宁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力促成果落地成金:设立技术转移中介机构能力建设和促成技术交易后补助专项;设立“一带一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等国际合作科技专项;综合运用平台建设、政府购买服务、人才培养等措施,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扶持。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建设符合技术交易规律的科技成果交易网络平台,提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服务。

  “目前,南宁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有的科技‘种子’已遍地开花。比如,博世科研制的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出口印度、捷佳润与以色列合作共建水肥一体化设备工厂等。”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南宁全年新增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7家,完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80项,实现技术吸纳额61.3亿元,技术合同总额超过全区的60%。

  今后,南宁将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全力助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