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来宾象州:成风化人 同频共振

2019-04-09 10:27:18 | 来源:广西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葛宁远

  本报记者 罗 侠  通讯员 银中辉  龚 坚

  “无路政府来帮铺,无业干部来帮扶;住院治疗得钱补,女儿如今得康复;养鸡养鸭养满栏,才得脱贫解困难……”近日,在象州县马坪镇古路村的庙会上,村民覃乡玉一曲山歌唱出了自己脱贫致富的历程。

  覃乡玉曾是贫困户,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脱了贫,还建了新房。尽管去年女儿得了重病,但由于有医疗补助避免了返贫。她把自家的脱贫经历编成山歌,拿到村里的庙会上唱,“以前村里晚会演扶贫故事看了很受感染,就想通过山歌表达感恩之情,为乡亲们脱贫加油鼓劲。”

  “覃乡玉的故事,是象州推进文化扶贫的一个缩影。”象州县县委书记邓应文介绍,2016年以来,该县以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特色化为抓手,在全区率先系统地推进文化扶贫,实现贫困村与全县同步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

  惠民宣传助扶志

  “剩男”带女友回家,隐瞒自己的贫困户身份,最终被揭穿……在水晶乡马旦村文艺晚会上演的诙谐小品,让观众乐不可支,坐在台下的村民陆成新却羞愧不已。

  因母亲卧病在床,47岁的陆成新不能外出打工,意志消沉,家里穷得叮当响,住的是摇摇欲坠的泥瓦房。他交过的几个女朋友,一到他家就走了,小品里就有他的影子。

  “再也不能这样活!”陆成新下定决心要改变。在扶贫干部帮助下,他申请到5万元贴息贷款和危房改造指标,种了5亩甘蔗,收入1.3万元,还建了新房,终于成功领回了女朋友。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象州县委宣传部部长钱琳说,“文化扶贫,最关键是扶志,成风化人,激发农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2016年以来,象州围绕扶贫攻坚工作,创作文艺节目20多个,在33个贫困村开展文艺演出200多场次,用山歌、彩调、小品等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精准扶贫政策、乡村振兴战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决心、信心和勇气。

  “乡贤”文化是象州的一大特色。让当地百姓津津乐道的是,县委宣传部从“乡贤”中组织专人编写了《扶贫山歌集》传唱,“岭南才子两粤宗师”郑小谷三次进京赶考落第后的诗作成了激励贫困户脱贫的励志故事。如今,500多名“乡贤”正用这样的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加油助力。

  完善设施强基础

  3月13日,大乐镇岭南村,“农村社区文化广场”前转动着大水车,广场上有贴了仿古砖的文艺舞台、打了水磨石的球场、掩映于绿树丛中的凉亭,还有美观大方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让人不敢相信这曾是一个贫困村。

  “两年前,我们村是出了名的破落。”岭南村党总支部书记覃兴全说,在开展精准扶贫以前,村里空地上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由于没有文化活动场所,村民爱打牌赌博,一言不合就吵闹斗殴。”

  2017年,岭南村筹资2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1.4万多平米的文化广场,改造了综合楼,配套建设了老年活动室、排练室、农家书屋、培训室等,还搭建了电商服务中心、特色产品展示交易区、物流配送区等惠民服务平台。

  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让群众便于参与、乐于使用,有了自我展示、文化交流的平台,村里组织了广场舞队、篮球队、文艺队,村民体验到了政策宣讲、文体活动、娱乐健身等公共文化服务,娱乐健身、听讲座都有了去处。

  “现在谁还好吃懒做,我们就把他搬到舞台上,晒出来。”覃兴全笑着说,有了“文化因子”,大家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大有改观。

  在象州,像岭南村这样喜人变化的村屯越来越多。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该县强力推进33个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200多万元为贫困村新建改扩建综合楼16栋,文化广场和文艺舞台各16个,球场28个,购置影音设备28台(套)。积极开展广电民生工程、网络惠民工程,丰富了贫困人口的文化生活。

  文旅结合促增收

  新春佳节,寺村镇白石村一年一度的乡贤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游客。

  马坪镇古路村的贫困户廖现年把自家草莓带到了旅游节上,被抢购一空。“大家都知道我的草莓好,每天都有游客来游玩采摘。”廖现年说,通过旅游节推广,这两年他光卖草莓就收入近10万元。

  近年来,该县提出“文化领航、特色扬帆”的思路,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加大非遗的保护、抢救力度,开展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全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在开发温泉、凉泉等旅游景区的同时,象州倾力打造乡贤文化米饼节、古村落、社日文化、三月三等旅游节庆品牌,通过举办活动,组织贫困户到现场推销农产品,使优质生态的农产品得以推向市场,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据统计,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412.62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32.42亿元,同比增长25.13%和31.33%。670户贫困户1340人直接从中受益,人均增收1800元。

  教育帮扶斩穷根

  在象州县民族中学,有一个班级被称为“最牛班级”。这个50名学生的班级在历次考试中,平均成绩稳居全县第一,而他们全部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这个班取名“扬帆班”,是在来宾市、象州县政协和爱心企业的帮助下成立的一个特别班级。每个学生每年可获得资助2000元助学金。

  “文化帮扶斩穷根!”象州把教育帮扶和技术帮扶作为文化扶贫的重要内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在园幼儿免除保教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生活补助、学杂费减免等政策。2016年以来,全县83596人共获补助4532.6万元。

  象州还加大科技帮扶力度,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348户贫困户从中受益。目前,全县5413户贫困户共发展砂糖橘、三红蜜柚等水果种植27703亩,种植甘蔗9556亩,人均增加收入达3672元。该县还组织贫困户参加职业技能培训,2016年以来实现贫困人口转移就业4173人次。至2018年底,该县521户2057名贫困人口搬离“穷窝”,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