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广西凭祥做足“边”文章 争当全国沿边开放排头兵

2018-06-26 14:37:37 | 来源:中新网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滢溪

  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26日电(记者 杨志雄)中共凭祥市委书记、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方红26日表示,凭祥市将发挥独特优势,做足“边”的文章,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升级,努力争当全国沿边开放排头兵,奋力谱写新时代凭祥发展新篇章。

  当天,2018年(第八届)“中国边疆重镇”高峰论坛在凭祥市开幕。王方红在论坛开幕式上作上述表示。

  凭祥市地处祖国南疆,与越南一市三县(谅山市、文朗县、高禄县、长定县)接壤,边境线长97公里,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凭祥是中国连接东南亚距离最短、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处于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关键核心节点。往北,高速公路连通中国内地;往南,通过越南1号公路可直达170公里外的河内,进而通达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当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和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加快建设,给处于广西乃至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的凭祥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王方红说。 

  王方红介绍,凭祥铁路、公路、水路口岸一应俱全,是广西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县域口岸城市。现有友谊关公路口岸和凭祥铁路口岸2个国家一类口岸,平而关水路口岸1个二类口岸,以及弄尧(浦寨)、叫隘、平而、油隘4个互市点。依托区位优势和口岸优势,近年来凭祥对外贸易发展实现突飞猛进,201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24.4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值519.06亿元,同比增长33.89%,占全国的19.77%;口岸水果进出口货量235万吨,同比增长 15.47%,占全国的29.56%;实现边小进出口和口岸水果进出口连续三年全国第一,成为全国边贸和水果进出口第一大市。

  凭祥市国家开放平台众多,辖区内现有1992年9月获批的崇左市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2008年12月获批的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2014年1月获批的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凭祥试验区、2016年8月获批的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2016年9月获批的全国首家国检试验区——中国—东盟边境贸易凭祥国检试验区,还有目前正在抓紧申报的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凭祥国家开放平台众多,优惠政策多重叠加,发展形势非常利好。

  王方红表示,下一步,凭祥市将大力建设口岸基础设施,重点加快推进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南宁—崇左—龙州—凭祥”高速铁路、中越“两国一检”项目、凭祥(铁路)口岸升级改造工程和友谊关口岸扩大开放浦寨、弄尧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以及弄怀、油隘、叫隘等互市点的升级改造,不断夯实口岸经济发展基础,彻底打通阻碍凭祥口岸经济发展的“症结”。

  凭祥市将大力发展口岸加工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依托夏石工业园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二期(筹)产业园区“两大平台”,大力发展以水果为主的食品加工业、红木加工业和保税加工业“三大产业”,推动形成以加工扩大贸易,以贸易带动加工的产业链,全力打造面向国内国际的进出口产品深加工贸易基地。

  此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充分依托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重点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凭祥)跨境电商产业城建设,逐步发展形成辐射连接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做大做强冷链仓储、分装集拼等口岸物流服务产业,大力发展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便捷物流线路,构建纵贯南北的陆路国际大通道。同时,加快推进中国边贸第一城二期、中国—东盟水果城二期、红木文博城出口商品采购基地二期、中国(凭祥)轻纺城等项目建设,积极促进边境贸易、商贸流通等服务业规模集聚发展。

  王方红介绍,凭祥市还将大力发展跨境旅游业,围绕“吃东盟、玩东盟、购东盟”的发展思路,加快启动中越友谊关—友谊跨境旅游合作区浦寨—新清先行先试区建设,重点抓好东盟免税购物区建设;争取实施便捷出入境管理办法,尽快实现中越双方居民持身份证在先行先试区内无障碍通行,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监管模式。同时,加快推进凭祥—谅山自驾车游工作,力争7月底实现自驾车游常态化,推动跨境旅游突破发展。

  “我们将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牢牢抓住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加快建设等重要历史发展机遇,充分依托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国检试验区等五大国家级平台,重点加快推进沿边金融改革、中越跨境劳务合作、中越‘两国一检’等沿边开发开放体制机制改革,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开放大局。”王方红说。(完)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