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广西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

2018-04-27 18:12:46 |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消息:广西参与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以来,催生向海通道飞速发展,沿海港口加速崛起,“港”的龙头更加高扬。如何进一步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向海经济”的力度与厚度,在参与南向通道建设过程中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近日,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广西频道专访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宗文。

  【唐已审】【原创】【南宁】【移动端】【头条】广西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宗文接受采访 摄影 郑肖君

  南向通道以海铁联运作为最具经济价值的物流模式,而广西作为南向通道的关键节点,拥有中国西部最便捷的出海口,把“一带一路”有机衔接起来,成为我国与东盟地区海上互联互通、开放合作的前沿。王宗文介绍,广西在参与南向通道建设过程中,发挥区位优势,做大做实已有平台,积极谋划新平台新机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部分领域成效显著。

  目前,北部湾港建成生产性泊位26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6个,最大靠泊能力为20万吨,设计年吞吐能力近2.5亿吨。“三港合一”和一体化改革,加快广西北部湾港与东盟国家的开放合作步伐,“北部湾港-新加坡/印度/中东”远洋航线正式开通,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北部湾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008年8090万吨增至2017年2.1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保持高速增长,由2008年的33万TEU达到2017年的228万TEU。北部湾港与东盟7个国家、47个港口建立了密切的运输往来,开通国际航线44条,覆盖整个东南亚的主要港口,形成了更为强大的辐射力,出现巨轮云集、货通四海的良好局面。

  

  【唐已审】【原创】【南宁】【移动端】【头条】广西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

  北部湾港货通四海 供图 北部湾港集团

  王宗文表示,为进一步落实十九大关于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要求,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还将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筹备召开2018年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在今年5月份第十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期间将召开2018年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将通过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理事会工作规定、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重点合作领域,推动下一步务实合作。

  二是务实推动港口重点领域合作,推进关键项目落地,实现早期收获。组织研究、提出一批合作网络先导合作的具体项目,提出“早期收获”的“示范田”,建立合作网络项目库。对已经建设的钦州基地等项目,要推动其开放为国内其他地区和东盟国家服务。

  三是吸引中国和东盟更多港口城市机构加入合作网络。以合作网络列为中国—东盟交通合作重点项目为契机,发挥合作网络无需成员承担义务却分享共赢良机的优势,增强已加入网络成员的带动作用,吸引东盟和中国更多中国港口、世界航运物流企业以及有关机构加入合作网络,目前已有25家成员单位。进一步推动北部湾港与更多的东盟国家港口缔结为姊妹港,推动与更多的东盟国家港口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四是完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机制。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东盟国家层面的支持,完善合作网络中方秘书处机制。

  五是进一步推动港口对外投资合作。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参与马来西亚关丹港、文莱摩拉港等海外港口建设为契机,扩大北部湾港海外投资合作,推动与东盟更多的港口开展投资合作。同时通过南向通道港口吸引政策和市场集聚效应,倒逼优优化化营商环境,拉动招商投资,带动南向通道经北部湾港向海运输航线服务延伸布局、,推动南向通道旅游班轮旅游等产业发展。

  六是搭建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物流信息共享平台。联合中国—东盟信息港公司,在已建成的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基础上整合现有信息平台,主动对接国家交通物流信息平台,加强与香港、新加坡和东盟等国家港口信息网络数据平台无缝对接,逐步搭建完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物流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七是开通更多的北部湾港至东盟国家的航线。一是增开加密北部湾港直航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推动北部湾港至新加坡、北部湾港至香港集装箱班轮尽快实现“天天班”;二是根据市场需求新开或加密北部湾港至林查班港(泰)、胡志明港、海防港、关丹港等航班。

  以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为机遇,以北部湾港为依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通过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推动形成现代化的港口群、临港产业经济带、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等多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文 刘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