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他巧手“缮物”:金缮锔瓷尽显缝合之美

2018-01-08 09:34:13 | 来源:当代生活报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滢溪

  锔瓷、金缮、犀皮漆…… 他都是行家里手

  他巧手“缮物”:金缮锔瓷尽显缝合之美

  [焦点图]他巧手“缮物”:金缮锔瓷尽显缝合之美

  用锔瓷和金缮工艺修缮的茶壶

  [焦点图]他巧手“缮物”:金缮锔瓷尽显缝合之美

  韦旭敏在进行修复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邓色迎 文/图

  核心提示

  瓷器以其坚硬耐磨,可持久使用等优点深受大家喜爱,如果是名家之作,更是价值连城。然而瓷器易碎,它是岩石泥土的再烧结,永远都不可再生或降解,人们时常面临着瓷器破碎后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情形。

  在南宁,专业做残损瓷器修复的手艺人为数不多,韦旭敏算是其中的一把好手,残损的瓷器、玉器到了他的手里,通过用传统的锔瓷、金缮等方式修复后“起死回生”。

  锔钉补瓷

  他把超万元的茶壶“缝”好了

  韦旭敏在南宁市某文化园开了一家名为“玉荣工匠空间”的小店,专业修复残损器物,包括瓷器、玉器等。他不仅可以用传统工艺锔来修复,还结合金缮工艺,“据我了解,跟我有同样手艺的人在南宁估计也就4、5个吧。”韦旭敏表示。

  在他的店里,记者看到了不少已经修复好或者修到一半的器物,其中多数是瓷器。工作台一边的墙壁上,被设计成了木格子,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修复要用到工具,有颜料、笔等。

  韦旭敏原来学的是珠宝设计专业,之前在外地工作,2016年年初回到南宁。他发现南宁从事残损器物修复的人不多,于是就开了这家店,”手艺是自学的,自己看书、上网跟专业人士学习讨论。”这话虽然听起来云淡风轻,可手艺哪是这么容易就能练成。

  韦旭敏刚开始学锔瓷的时候,都是白天工作,晚上练习。因为瓷器的厚度不同,如何把握好打孔深浅就成了关键。力度掌握不好,一不小心就可能将孔打穿,损坏器物。为了掌握好力度和打瓷器孔的深度,韦旭敏一直苦练技术,至今还“没有在修复的时候把瓷器打穿孔过”。锔瓷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修补器具技艺。锔,是指用一种弯曲的锔钉,将有裂缝的器物接补起来。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这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锔瓷,就是把破碎的瓷器拼好,钻孔再用锔钉嵌住抓牢,让瓷器恢复原样。

  在店里,记者见到一把紫砂茶壶,是韦旭敏用锔瓷和金缮的方式修复的。茶壶比较贵重,价值超万元,主人在使用的时候不小心将底部弄出裂痕,来找韦旭敏修复。为了实用和美观,他决定在金缮的基础上,再用锔的方式,来保证茶壶在此后能经久耐用。他在茶壶上打了4个孔,用了两根锔钉,小心地把茶壶的裂缝“缝”上了。锔钉是韦旭敏自己制作的,锔钉制作体现手艺人的水平,锔钉的韧性和制作锔钉的水平,也决定着锔补器物的使用寿命。他一般用铜钉、银钉,锔钉的大小,要根据器物的大小以及破损程度来定制。经过修复的茶壶,不仅可以继续装茶水,还因为加了金缮的手艺,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焦点图]他巧手“缮物”:金缮锔瓷尽显缝合之美

  修复中

  [焦点图]他巧手“缮物”:金缮锔瓷尽显缝合之美

  一个大缸在经过韦旭敏的修复后重获“新生”

  擅用金缮

  修复一件器物一般需上漆7次

  除了锔瓷,金缮也是韦旭敏修复残损器物的一个重要方式。金缮修复是一种源自中国、风靡东瀛的文物修补技艺,与传统锔瓷技艺不同,金缮不需要在器物上打孔、做洞,而是用生漆做粘合物,将破损的器物修补完整,最后在修补的部位涂抹金粉,使缺失更为明显。韦旭敏在做珠宝设计的时候,就了解到了这种工艺,回到南宁做器物修复,刚好用得上。

  金缮用的是纯天然的植物分泌材料大漆,在修复残损器物的时候,韦旭敏一般要上漆7次。

  首先是底漆,底漆是50%~70%含漆量的大漆加上煮熟的糯米调制,底漆的作用是将断裂面的气孔堵住,让漆渗入气孔中,糯米的作用是增加粘性。然后器物放置在一个温度保持在25℃,空气湿度保持在75%~80%的特制箱子里,让大漆快速干燥,就算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也需要3-7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时间根据器物断裂面厚薄而不同。上了底漆,如果器物有缺口,要用大漆加瓦灰粉修补;如果没有缺口,就上推光漆,让器物表面光滑,反复3次。最后才上金粉。上漆工艺复杂,上罩金漆、揩清漆等起到保护和透亮作用。

  每上一次漆需要间隔3~7天,等待大漆干燥,因此修复一件器物,需要花20~30天。之所以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如果大漆没有干燥,就进行下一步程序,那么有可能导致天然的粘合剂粘得不够牢固。

  金缮用于陶瓷、牙、紫砂、玉器的修复,不但可以还原本已破碎的原作,还能增加另一种难以言喻的“残缺的美”。韦旭敏曾修复过一个瓷器大缸,直径大约半米,重约50公斤,缸壁上还画有植物。因为大缸在二次入窑时造成了其中一部分凸出,所以要进行修复。他拿到大缸后,经过观察,决定将缸分为多个板块切割,在割去凸出的部分后,再将大缸复原。这次修复的难点在于要在切割的地方重新画上植物,让大缸更美观。因为韦旭敏有珠宝设计基础、画画的功底,和对颜料颜色的把握,让他成功地画好了大缸上的画,完美地完成了修复。

  [焦点图]他巧手“缮物”:金缮锔瓷尽显缝合之美

  韦旭敏的修复作品

  [焦点图]他巧手“缮物”:金缮锔瓷尽显缝合之美

  韦旭敏的犀皮漆作品

  盼望传承

  他希望能为

  振兴传统手艺做些事

  韦旭敏除了锔瓷,还学会了几近失传的犀皮漆。

  犀皮漆,变涂,又称犀皮,技法起源于唐朝,在宋朝时十分流行,特指中国古代漆器制作中的一种装饰工艺。它先将不同颜色的漆料堆涂在高低不平的器胎上,漆料干燥后再经打磨,从而产生出色泽亮丽、光滑异常、自然生动的艺术效果。韦旭敏的店里,有不少犀皮漆作品,用天然葫芦制作,小的规格为2.2厘米直径,高5厘米。犀皮漆作品需要在葫芦上打捻,制作出凹凸状,上多种颜色,颜色要上得薄,否则打磨过后没有纹理,每次都要等上一层干燥再上另外一层颜色,经过手工细细水磨等程序制作出来,他最多的作品上了7层颜色。

  多才多艺的韦旭敏获过多个奖项,他的国风之《壮帜凌云》茶台获得2017年八桂天工金奖,国风之《龙的传人》茶刀获银奖,国风之《汉云弓》弓箭获铜奖。在2018年1月还得到了广西文化产业协会振兴传统工艺专家委员会颁发的聘书,聘为广西文化产业协会振兴传统工艺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

  韦旭敏说,平时除了修复器物,做珠宝设计,他还会参与一些与传承传统工艺相关的事,“我希望可以为振兴传统工艺做点事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