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携手同心耕耘农业新未来 第三届两岸青年农业论坛在广西贺州开幕

2017-12-11 11:33:07 | 来源:人民网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滢溪

  

  【焦点图】【八桂大地-贺州】(内容页标题)携手同心耕耘农业新未来 第三届两岸青年农业论坛在广西贺州开幕(首页标题)第三届两岸青年农业论坛在广西贺州开幕

  开幕式现场

  人民网贺州12月9日电(记者庞革平)12月9日,以“两岸青年携手同心,耕耘农业新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两岸青年农业论坛在“世界长寿市”广西贺州市文化中心开幕。

  中国国民党前代理主席林政则,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郑慷,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侯宝森,自治区台办主任李东兴,共青团广西区委副书记、广西青联主席黄世芳,贺州市委书记李宏庆,两岸青年农业论坛主委张茂林,台湾公教军警暨退休人员联合总会副会长林水吉,中华领袖菁英交流协会会长、中华港澳之友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仕贤参加开幕式并共同浇筑金沙,启动第三届两岸青年农业论坛。贺州市政协主席陆海平,贺州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韦丽萍出席开幕式。贺州市市长林冠主持开幕式。

  李宏庆在开幕式上致辞说,贺州生态环境优越,长寿特质明显、农业资源富集,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县域全覆盖的设区市,于去年顺利通过了“世界长寿市”认证。近年来,贺州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良、长寿特质明显的优势,全力打造生态健康千亿元产业,全面推行“长寿+”发展模式,推动大健康与大生态、大旅游深度融合,培育壮大“长寿·养生”经济。特别是积极推动长寿特质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加快发展富硒农业、生态有机农业等,培育具有生态特色、长寿特色的“名优特”农产品,积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生态健康食品供应、研发、生产基地。台湾现代农业发展拥有比较先进的理念、模式、技术和管理经验,值得贺州学习借鉴。贺州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以两岸青年农业创新园区项目为重要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台湾地区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力争取得更大、更为丰硕的成果。

  中国国民党前代理主席林政则在致辞中表示:贺州山川秀丽,人民淳朴,长寿乐居,是一个“可贺之州”;邀请了台湾地区、大陆各地的青年才俊欢聚这里,寿城贺州迎来一群“可贺之人”;两岸青年在长寿贺州共商农业发展大计,是“可贺之事”。此次活动对于促进贺台两地交流,推动两岸农业合作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郑慷、侯宝森先后致辞。他们对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国台办经济局、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将大力支持两岸青年农业创新创业。

  两岸企业家联合会、两岸经营者俱乐部青年委员会执行长、台北青创中心执行长王昱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湖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副会长谭永峰,亚洲大学健康学院院长林俊义,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晓巍,台东红藜种植先驱、台湾都藜氏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正忠在论坛中发表主旨演讲,探讨共同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推动两岸青年农业领域的合作。

  两岸青年农业论坛是强化两岸青年农业人才培养、农业产业互助、农业信息互通、农业科技发展、农业风险防控等领域合作的重要平台。第二届两岸青年农业论坛成功举办以来,贺台两地在文化交流、扶贫帮困、项目建设上加强沟通与合作,特别是重点推进两岸青年农业创新园区项目。“十三五期间”,两岸青年农业创新园区规划面积为以黄姚古镇为核心向周边辐射100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建设项目71个,总投资额460.1亿元,力争两岸青年农业创新园区项目获得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标牌和证书。

  第三届两岸青年农业论坛除开幕式和主旨论坛外,还将在9-11日举办4个分论坛,广泛探讨两岸青年农业创新与创业、两岸农业专业技术、两岸现代田园综合体建设、两岸茶产业发展等问题;开展圆桌会议、招商推介会、两岸青年同心路跑、青农沙龙、联欢晚会、两岸农业展、茶叶展销会、台湾美食展、考察农业产业和乡村建设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构建加强与台湾农业产业园区合作机制,汇聚两岸青年的智慧力量,助推两岸农业健康发展。

  第三届两岸青年农业论坛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秘书处指导,中共贺州市委员会、贺州市人民政府,两岸青年农业交流总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事务办公室、广西青年联合会主办,两岸企业家联合会、广西桂台经贸文化交流协会承办,中国国民党青年部、中华领袖菁英交流协会等承办、协办。

  来自台湾和大陆各地的青年朋友、农业专家、青年农业创业家、农业产业社团组织负责人,以及贺州市干部群众代表500多名参加了开幕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